缩略语表 | 第6-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实验材料 | 第12-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45页 |
一、基于NADH比色法以PknB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 第21-31页 |
1 重组质粒pET28a-pknB-N、pET30a-garA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21-25页 |
2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25-27页 |
3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PknB-N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7-28页 |
4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PknB-N酶活测定体系的优化 | 第28-30页 |
5 待测样品对PknB-N抑制作用的测定 | 第30-31页 |
6 假阳性结果的排除 | 第31页 |
二、结核分枝杆菌PknB抑制剂细胞水平的性质评价 | 第31-33页 |
1 微稀释法检测酶水平阳性样品的抗菌活性 | 第31-32页 |
2 MTT比色法检测阳性发酵液样品对细胞存活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三、阳性发酵液样品体外酶活抑制选择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第33-43页 |
1 阳性发酵液样品对结核分枝杆菌肽脱甲酰基酶(PDF)酶活抑制性评价 | 第33-34页 |
2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激酶H、蛋白激酶F、人蛋白激酶AKT-1的诱导表达 | 第34-40页 |
3 基于NADH比色法的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PknH、PknF和人的重组蛋白AKT-1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40-43页 |
四、阳性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处理及活性测定 | 第43-45页 |
1 五株阳性菌株I10A-00359、I10A-00827、I11A-01925、I11A-02040、I11A-02296的发酵 | 第43页 |
2 五株阳性菌株发酵产物的初步处理 | 第43-45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45-71页 |
一、基于NADH比色法以PknB为靶点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和优化 | 第45-52页 |
1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PknB-N、GarA的表达与纯化 | 第45-46页 |
2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PknB-N酶活性检测体系的优化 | 第46-51页 |
3 发酵液样品酶水平的筛选 | 第51-52页 |
二、复筛阳性发酵液样品细胞水平的活性和毒性评价 | 第52-53页 |
1 复筛阳性发酵液样品的处理 | 第52页 |
2 复筛阳性发酵液样品抗菌活性评价 | 第52-53页 |
3 复筛阳性发酵液样品细胞毒性评价 | 第53页 |
三、阳性发酵液样品体外酶活抑制选择性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53-66页 |
1 pET28a-pknH、pET28a-pknF、pET28a-akt-1质粒的构建 | 第53-55页 |
2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及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后可溶性评价 | 第55-56页 |
3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56-57页 |
4 基于NADH比色法PknH、PknF、AKT-1蛋白酶活测定体系的建立 | 第57-65页 |
5 复筛阳性发酵液样品的酶活抑制选择性评价 | 第65-66页 |
四、复筛阳性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初步处理及活性测定 | 第66-71页 |
1 五株阳性菌株发酵产物的初步处理 | 第66页 |
2 五株阳性菌株发酵产物初分后各部份的活性测定及结果分析 | 第66-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文献综述 | 第75-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