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VR单片机的串口电力规约检测装置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1.3 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硬件设计 | 第13-29页 |
2.1 硬件设计原则 | 第13-15页 |
2.2 硬件设计的总体结构 | 第15-16页 |
2.3 处理单元 | 第16-19页 |
2.3.1 处理单元设备选型 | 第16-18页 |
2.3.2 处理单元电路设计 | 第18-19页 |
2.4 通信单元设计 | 第19-22页 |
2.4.1 通信单元设备选型 | 第20-21页 |
2.4.2 通信单元电路设计 | 第21-22页 |
2.5 电源单元设计 | 第22-25页 |
2.5.1 电源电路选型 | 第23页 |
2.5.2 电源电路设计 | 第23-25页 |
2.6 键盘单元设计 | 第25-27页 |
2.6.1 键盘电路设计 | 第26-27页 |
2.7 显示单元设计 | 第27-28页 |
2.7.1 电路设计 | 第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软件设计 | 第29-47页 |
3.1 软件设计简介 | 第29-30页 |
3.2 通讯规约 | 第30-35页 |
3.2.1 CDT规约分析 | 第30-32页 |
3.2.2 数据处理程序 | 第32-33页 |
3.2.3 校验方法 | 第33-35页 |
3.3 通信单元程序设计 | 第35-39页 |
3.3.1 波特率选择 | 第36-37页 |
3.3.2 程序设计 | 第37-39页 |
3.4 键盘单元程序设计 | 第39-40页 |
3.4.1 键盘外部中断 | 第39页 |
3.4.2 键盘程序设计 | 第39-40页 |
3.5 显示单元程序设计 | 第40-42页 |
3.5.1 显示功能设计 | 第40-41页 |
3.5.2 T6963C驱动程序 | 第41-42页 |
3.6 系统调试 | 第42-44页 |
3.7 仿真过程 | 第44-46页 |
3.8 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47-48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附录1 | 第54-70页 |
附录2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