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技术检测三聚氰胺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7页
    1.1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共振(SPR)第10-17页
        1.1.1 SPR的发展概况第10-11页
        1.1.2 SPR的基本原理第11-14页
        1.1.3 SPR传感器的分类第14-17页
    1.2 SPR传感芯片的制备第17-22页
    1.3 SPR的应用及新进展第22-24页
        1.3.1 SPR的应用第22-23页
        1.3.2 SPR技术的新进展第23-24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4-27页
        1.4.1 三聚氰胺简介第24页
        1.4.2 研究背景第24-26页
        1.4.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三聚氰胺衍生物修饰的SPR芯片灵敏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第27-42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3页
        2.2.1 实验试剂第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2.3 溶液的配制第29页
        2.2.4 金膜的制备第29-30页
        2.2.5 实验仪器和校正第30-31页
        2.2.6 实验步骤第31-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41页
        2.3.1 实验方案的探索第33-35页
        2.3.2 免疫竞争抑制法检测三聚氰胺第35-41页
    2.4 结论第41-42页
第三章 DNA修饰的SPR芯片灵敏检测三聚氰胺含量第42-57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7页
        3.2.1 实验试剂第43-44页
        3.2.2 实验仪器第44-45页
        3.2.3 溶液的配制第45页
        3.2.4 金膜的制备第45页
        3.2.5 实验仪器和校正第45-46页
        3.2.6 实验步骤第46-4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7-56页
        3.3.1 竞争法检测原理第47页
        3.3.2 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第47-51页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1-54页
        3.3.4 三聚氰胺标准曲线第54-55页
        3.3.5 牛奶样品的非特异性吸附第55-56页
    3.4 结论第56-57页
结论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磁性功能化纤维素的制备及对U(Ⅵ)的吸附行为研究
下一篇:三硫代碳酸酯及芳酰基胍衍生物的合成、表征与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