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妇女工作论文

基层女性参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女性参政背景和意义第8-11页
        1.1.1 女性参政背景第8-10页
        1.1.2 基层女性参政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第13-15页
        1.3.1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第13-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第15-17页
        1.4.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4.2 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2章 泉州市基层女性参政现状分析第17-26页
    2.1 泉州市基层女性参政基本情况第17-21页
        2.1.1 基层女性参政的角色认识第17-18页
        2.1.2 村、居选举中的体制机制第18页
        2.1.3 社会对女性参政的态度第18-19页
        2.1.4 基层女性自身素质培养第19-20页
        2.1.5 平衡家庭与工作第20-21页
    2.2 泉州市基层女性参政特征分析第21-26页
        2.2.1 两性比较:女性参政薄弱性特征第21-22页
        2.2.2 城乡女性参政比例不平衡特征第22-23页
        2.2.3 女性参政社会文化基础薄弱第23-25页
        2.2.4 女性主官比例不高第25-26页
第3章 制约泉州基层女性参政因素分析第26-33页
    3.1 制约泉州女性参政客观环境因素分析第26-30页
        3.1.1 经济地位对女性参政的限制第26-27页
        3.1.2 社会文化环境对女性参政的制约第27-29页
        3.1.3 政府行为对女性参政影响第29-30页
    3.2 制约泉州基层女性参政主观因素分析第30-33页
        3.2.1 传统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冲突第30-31页
        3.2.2 参政意识淡薄第31页
        3.2.3 参政能力有待提高第31-33页
第4章 提升泉州基层女性参政比例与参政水平的建议第33-42页
    4.1 借鉴女性参政国际经验第33-35页
        4.1.1 实施配额制第33页
        4.1.2 完善女性参政法律第33-34页
        4.1.3 改善女性领导干部任职结构第34-35页
    4.2 提高女性自身素质第35-39页
        4.2.1 提高女性文化素质第35-37页
        4.2.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37-38页
        4.2.3 储备青年女性后备力量第38-39页
    4.3 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性别平等环境第39-42页
        4.3.1 创建两性平等的政治参与环境第39-40页
        4.3.2 建立性别平等的经济支持环境第40-41页
        4.3.3 营造性别平等的社会舆论环境第41-42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5.1 结论第42页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2-44页
        5.2.1 研究不足第42-43页
        5.2.2 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 A:基层女性参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调查问卷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个人简历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犹太游说集团及其对奥巴马政府中东政策的影响
下一篇:法团主义框架下的垄断性社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