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现浇预应力砼连续梁桥预应力张拉时间研究及变形控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钢筋混凝土梁桥悬臂施工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可靠度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悬臂现浇连续梁桥施工期砼强度增长分析 | 第19-26页 |
·混凝土成熟过程 | 第19页 |
·成熟度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Nurse—Saul 方程 | 第19-20页 |
·Nurse—Saul 方程的修正和发展 | 第20-21页 |
·成熟度理论探讨 | 第21-22页 |
·基于成熟度理论的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 | 第22-24页 |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成熟度的关系 | 第22-23页 |
·混凝土抗压强度与等效龄期的关系 | 第23-24页 |
·基于成熟度理论的早期强度预估 | 第24-25页 |
·标准养护下普通混凝土早期强度 | 第24页 |
·施工条件下普通混凝土早期强度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悬臂现浇连续梁桥施工期内力分析 | 第26-39页 |
·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概念 | 第26-29页 |
·基本原理 | 第26页 |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 | 第26-27页 |
·预应力指标 | 第27-28页 |
·后张法施加预应力的方法 | 第28-29页 |
·施工期荷载 | 第29-31页 |
·恒荷载 | 第30页 |
·活荷载 | 第30页 |
·风荷载 | 第30-31页 |
·温度、混凝土徐变和收缩 | 第31页 |
·自重作用下施工期梁体内力分析 | 第31-33页 |
·梁段悬臂施工阶段 | 第31-32页 |
·边跨合龙施工阶段 | 第32页 |
·临时固结体系拆除阶段 | 第32-33页 |
·中跨梁体合龙阶段 | 第33页 |
·预应力作用下施工期梁体内力分析 | 第33-38页 |
·基本假定 | 第33页 |
·受力特点 | 第33-34页 |
·参数计算 | 第34-36页 |
·常见预应力连续梁桥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内力计算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悬臂现浇梁桥张拉时间的强度条件分析 | 第39-53页 |
·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设计状况 | 第39页 |
·施工期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强度破坏准则 | 第39-44页 |
·T 形刚构箱梁受弯承载力破坏 | 第39-40页 |
·T 形刚构箱梁局压承载力破坏准则 | 第40-44页 |
·悬臂施工预应力张拉强度分析 | 第44-51页 |
·工程概况 | 第44-46页 |
·截面等效 | 第46-48页 |
·截面几何特征计算 | 第48-50页 |
·预应力张拉强度的确定 | 第50-51页 |
·预应力筋形式对张拉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悬臂现浇连续梁桥张拉时间的可靠度分析 | 第53-62页 |
·可靠度基本理论 | 第53-55页 |
·基本概念 | 第53页 |
·结构可靠度精确计算 | 第53-54页 |
·JC 可靠度近似计算法 | 第54-55页 |
·悬臂施工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期抗力模型 | 第55-56页 |
·构件抗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5-56页 |
·抗力概率模型 | 第56页 |
·悬臂施工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期荷载效应模型 | 第56-58页 |
·荷载统计参数分析 | 第56-57页 |
·荷载效应概率模型 | 第57-58页 |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预应力张拉强度的确定 | 第58-60页 |
·预应力张拉强度关键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58-59页 |
·预应力张拉强度的确定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页 |
·悬臂施工连续梁桥预应力张拉时间的确定 | 第60-61页 |
·施工条件下混凝土早期强度的确定 | 第60-61页 |
·预应力张拉时间的确定 | 第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悬臂现浇连续梁桥竖向变形研究 | 第62-67页 |
·混凝土竖向变形计算 | 第62-66页 |
·恒、活载及预应力所产生的挠度 | 第62-63页 |
·徐变挠度 | 第63-64页 |
·墩柱挠曲引起的挠度 | 第64-65页 |
·其它荷载引起的挠度 | 第65-66页 |
·混凝土竖向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6页 |
·悬臂桥梁竖向变形主要控制因素分析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本文总结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