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1.2.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第10页 | 
|         1.2.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0-11页 | 
|         1.2.3 器件性能表征及参数 | 第11-15页 | 
|     1.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 | 第15-18页 | 
|         1.3.1 电极材料 | 第15页 | 
|         1.3.2 空穴传输层材料 | 第15页 | 
|         1.3.3 电子传输层材料 | 第15-16页 | 
|         1.3.4 活性层电子给体材料 | 第16-18页 | 
|         1.3.5 活性层电子受体材料 | 第18页 | 
|     1.4 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效率的方法 | 第18-24页 | 
|         1.4.1 影响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因素 | 第18-19页 | 
|         1.4.2 提高聚合物太阳电池效率的方法 | 第19-24页 | 
|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添加剂对活性层形貌和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26-36页 |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27-28页 | 
|         2.2.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 | 第28-29页 | 
|     2.3 添加 1,8-二碘辛烷对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29-35页 | 
|         2.3.1 活性层膜厚的优化 | 第30页 | 
|         2.3.2 不同含量的 1,8-二碘辛烷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         2.3.3 退火对添加 1,8-二碘辛烷的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         2.3.4 1,8-二碘辛烷含量对器件活性层形貌影响的分析 | 第34-35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3章 用 MoO_3作为空穴传输层对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36-42页 | 
|     3.1 引言 | 第36页 | 
|     3.2 器件制备 | 第36-37页 | 
|     3.3 结论和分析 | 第37-40页 | 
|         3.3.1 PEDOT:PSS 厚度对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37页 | 
|         3.3.2 MoO_3厚度对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37-39页 | 
|         3.3.3 器件稳定性测试 | 第39-40页 | 
|     3.4 MoO_3在其它体系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4章 反向结构对器件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2-49页 |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     4.2 器件制备 | 第43页 | 
|     4.3 器件光伏性能的表征 | 第43-45页 | 
|     4.4 Jsc提高的原因分析 | 第45-47页 | 
|     4.5 器件的稳定性研究 | 第47-4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