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

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美印碳排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16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2.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2.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 创新与不足第18-19页
        1.3.1 创新点第18-19页
        1.3.2 不足第19页
    1.4 论文基本框架第19-20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20-25页
    2.1 能源经济与碳排放相关研究第20-21页
    2.2 碳排放影响因素相关研究第21-23页
    2.3 因素分解方法相关研究第23-25页
第3章 中美印三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理论基础第25-31页
    3.1 理论基础第25-29页
        3.1.1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第25-27页
        3.1.2 碳减排相关理论第27-29页
    3.2 模型基础:STIRPAT模型第29-31页
第4章 中美印三国经济发展及碳排放比较研究第31-46页
    4.1 经济规模第31-35页
        4.1.1 中国经济规模现状分析第31-32页
        4.1.2 美国经济规模现状分析第32-33页
        4.1.3 印度经济规模现状分析第33页
        4.1.4 中美印经济规模现状比较第33-35页
    4.2 产业结构第35-38页
        4.2.1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第35-36页
        4.2.2 美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第36-37页
        4.2.3 印度产业结构现状分析第37页
        4.2.4 中美印产业结构现状比较第37-38页
    4.3 人口规模第38-42页
        4.3.1 中国人口规模现状分析第38-39页
        4.3.2 美国人口规模现状分析第39-40页
        4.3.3 印度人口规模现状分析第40-41页
        4.3.4 中美印人口规模现状比较第41-42页
    4.4 碳排放第42-45页
        4.4.1 中国碳排放现状分析第42页
        4.4.2 美国碳排放现状分析第42-43页
        4.4.3 印度碳排放现状分析第43-44页
        4.4.4 中美印碳排放现状比较第44-45页
    4.5 章节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中美印三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46-61页
    5.1 STIRPAT模型设立第46-47页
    5.2 样本描述与数据指标选取第47-49页
        5.2.1 样本数据选取范围第47页
        5.2.2 数据指标第47-49页
    5.3 回归分析第49-61页
        5.3.1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49-52页
        5.3.2 美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52-55页
        5.3.3 印度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55-58页
        5.3.4 中美印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比较第58-61页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1-71页
    6.1 结论与启示第61-64页
        6.1.1 结论第61-62页
        6.1.2 启示第62-64页
    6.2 政策建议第64-71页
        6.2.1 优化产业结构,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低碳产业第64-66页
        6.2.2 完善产业结构的同时重视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能源强度第66-67页
        6.2.3 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变化,合理控制人口结构和调整国民收入第67-69页
        6.2.4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第69-70页
        6.2.5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保障碳减排市场机制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环境规制对山西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