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微纳米过滤材料的过滤机理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静电纺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过滤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3.1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情况概述 | 第14页 |
1.3.2 影响纤维类空气过滤材料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4-15页 |
1.3.3 静电纺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过滤研究的发展情况 | 第15-17页 |
1.3.4 过滤理论的数学模型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课题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多级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 | 第19-34页 |
2.1 多级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案设计 | 第19-23页 |
2.1.1 试验部分 | 第19-22页 |
2.1.2 测试方法及表征 | 第22页 |
2.1.3 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表面轮廓的表征 | 第22-23页 |
2.2 多级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23-32页 |
2.2.1 PAN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溶液性质与SEM分析 | 第23-26页 |
2.2.2 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纺丝溶液性质与SEM分析 | 第26-31页 |
2.2.3 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粗糙度分析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多级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性能研究 | 第34-47页 |
3.1 多级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性能表征 | 第34-37页 |
3.1.1 试验部分 | 第34页 |
3.1.2 测试方法与表征 | 第34-37页 |
3.2 多级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性能研究 | 第37-45页 |
3.2.1 多级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孔径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3.2.2 多级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比表面积分析 | 第39-40页 |
3.2.3 多级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40-41页 |
3.2.4 多级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抗菌性能分析 | 第41-43页 |
3.2.5 多级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过滤性能分析 | 第43-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4 梯度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 第47-62页 |
4.1 均匀结构纤维非织造布与梯度结构纤维非织造布的模拟分析 | 第47-53页 |
4.1.1 均匀结构与梯度结构纤维非织造布的结构设计 | 第47-48页 |
4.1.2 空气纤维过滤材料的阻力经典模型 | 第48-49页 |
4.1.3 均匀结构与梯度结构纤维非织造布的模型建立 | 第49-51页 |
4.1.4 模型的网格建立与边界条件 | 第51-52页 |
4.1.5 均匀结构与梯度结构纤维非织造布的阻力分析 | 第52-53页 |
4.2 梯度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方案设计 | 第53-54页 |
4.2.1 试验部分 | 第53-54页 |
4.2.2 测试方法及表征 | 第54页 |
4.3 梯度结构静电纺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性能分析 | 第54-60页 |
4.3.1 梯度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形貌结构分析 | 第54-55页 |
4.3.2 梯度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孔径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4.3.3 梯度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57-58页 |
4.3.4 梯度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过滤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4.3.5 梯度结构PAN/TiO_2微纳米纤维非织造布的容尘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后续工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