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1 序分量法 | 第10页 |
1.2.2 相分量法 | 第10-11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2 故障模拟方法 | 第13-27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短路故障模拟 | 第13-16页 |
2.2.1 短路故障端口的创建 | 第13-14页 |
2.2.2 模拟短路故障的网络 | 第14-16页 |
2.2.3 短路故障模拟的优点 | 第16页 |
2.3 断线故障模拟 | 第16-19页 |
2.3.1 断线故障端口的创建 | 第16-17页 |
2.3.2 模拟断线故障的网络 | 第17-19页 |
2.3.3 断线故障模拟的优点 | 第19页 |
2.4 跨线短路故障模拟 | 第19-26页 |
2.4.1 跨线短路故障端口的创建 | 第19-20页 |
2.4.2 模拟跨线短路故障的网络 | 第20-26页 |
2.4.3 跨线短路故障模拟的优点 | 第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故障分析计算基本原理 | 第27-40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故障分析计算统一模型 | 第27-28页 |
3.3 故障分析计算原理 | 第28-30页 |
3.4 端口注入电流的计算 | 第30-39页 |
3.4.1 端口阻抗矩阵的形成 | 第30-34页 |
3.4.2 无故障对称网络虚拟故障端口开路电压的计算 | 第34-35页 |
3.4.3 故障模拟网络导纳参数的形成 | 第35-38页 |
3.4.4 无故障对称网络端口注入电流的计算 | 第38-39页 |
3.5 各节点电压的计算 | 第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算例分析 | 第40-44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故障分析计算程序实现 | 第40-41页 |
4.3 计算实例 | 第41-4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5.1 结论 | 第44页 |
5.2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个人简历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