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保险法论文

保险金作为遗产的法律问题研究--由《保险法》第42条引发的思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3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二、现有文献综述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描述第12-13页
  1. 比较研究的方法第12页
  2. 历史分析的方法第12-13页
  3. 规范阐释的方法第13页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保险法》第42 条的法理分析第13-21页
 一、《保险法》第42 条的合理性分析第13-17页
  (一) 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同样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第14-15页
   1. 根据《保险法》第18 条规定,受益人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第14页
   2. 根据保险法的相关规定,被保险人也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第14-15页
  (二) 增加规定了被保险人与受益人共同灾难条款第15-16页
  (三) 我国保险法强调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第16-17页
   1. 《保险法》第39 条关于指定受益人的规定第16页
   2. 《保险法》第41 条关于变更受益人的规定第16-17页
 二、《保险法》第42 条的缺陷分析第17-21页
  (一) 继承人缺位的情形下,处理方式不合理第17-18页
  (二) 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利益无法平衡第18-20页
  (三) 混淆保险金与遗产,造成理论上的混乱第20-21页
第二章 问题的深入:保险金与遗产的差异分析第21-31页
 一、保险金的概念与性质第21-23页
  (一) 财产保险中的保险金第21页
  (二) 人身保险中的保险金第21-23页
 二、遗产的概念与性质第23-26页
  (一) 遗产的概念第23-24页
   1. 我国继承法上遗产的概念第23-24页
   2. 世界各国关于遗产的两种立法例第24页
  (二) 遗产的法律特征第24-26页
   1. 时间性第24-25页
   2. 合法性第25页
   3. 财产性第25页
   4. 私有性第25页
   5. 继受性第25-26页
 三、保险金与遗产的区别第26-31页
  (一) 理论上的区别第26-27页
   1. 保险金与遗产的性质不同第26页
   2. 保险金与遗产的产生不同,权利人的变动不同第26-27页
  (二) 制度上的区别第27-30页
   1. 是否用于偿还债务第27-29页
   2. 是否为征税对象第29-30页
  (三) 将保险金转入遗产缺乏法理依据第30-31页
第三章 问题的解决:通过保险金信托制度引入投保人第31-42页
 一、理论分析:引入投保人,确定保险金归属第32-35页
  (一) 投保人是人身保险合同中,重要的一方当事人第32页
  (二)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第32-33页
  (三) 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应有限度第33-34页
  (四) 国外投保人、被保险人指定受益人时可保留处分权第34-35页
 二、制度建设:人身保险(金)信托——合理的保险金运作制度第35-42页
  (一) 人身保险信托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第35-37页
   1. 保险信托与保险金信托第35-36页
   2. 人寿保险信托的发展概状第36-37页
  (二) 我国的现有制度第37-39页
   1. 信托业正走向规范,而保险金信托业务还未推出第37-38页
   2. 保险金信托制度的优势第38-39页
   3. 保险业与信托业结合的现状第39页
  (三) 由投保人通过保险金信托制度合理处理保险金第39-42页
   1. 以投保人确定保险金归属为前提第39-40页
   2. 具体制度的设计建议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页
后记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董事信义义务的司法审查
下一篇:股东会决议瑕疵之诉的程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