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依据 | 第16-27页 |
第一节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16-19页 |
一、统一战线思想面临的国际形势 | 第16-17页 |
二、统一战线思想面临的国内形势 | 第17-19页 |
第二节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第19-20页 |
二、列宁统一战线思想 | 第20页 |
三、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 第20-21页 |
四、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思想 | 第21-22页 |
第三节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22-27页 |
一、在省市县工作的统战工作经历 | 第22-24页 |
二、担任中央职务的统一战线实践经验 | 第24-27页 |
第二章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46页 |
第一节 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统一战线思想 | 第27-31页 |
一、正确认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 | 第27-28页 |
二、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效能 | 第28-29页 |
三、加强同各民主党派间相互监督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党外知识分子统一战线思想 | 第31-35页 |
一、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31-32页 |
二、加强党外知识分子队伍建设 | 第32-33页 |
三、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 | 第33-34页 |
四、加强改善新媒体中代表人士的工作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民族统一战线思想 | 第35-38页 |
一、一切从民族具体实际出发 | 第35页 |
二、物质工作和精神工作并重 | 第35-37页 |
三、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团结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宗教统一战线思想 | 第38-40页 |
一、始终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第38页 |
二、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 第38-39页 |
三、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 | 第39-40页 |
第五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一战线思想 | 第40-42页 |
一、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 第40页 |
二、正确认识和发展“两个健康” | 第40-41页 |
三、更加关注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工作 | 第41-42页 |
第六节 港澳台及海外同胞统一战线思想 | 第42-46页 |
一、以同心实现民族复兴为主旋律 | 第42-43页 |
二、准确理解并贯彻“一国两制” | 第43-44页 |
三、重视做好港澳台海外青年人的工作 | 第44-46页 |
第三章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的原则及特点 | 第46-53页 |
第一节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的原则 | 第46-48页 |
一、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则 | 第46页 |
二、始终坚持民主协商的原则 | 第46-47页 |
三、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原则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的特点 | 第48-53页 |
一、立足统一战线联盟中的最大公约数 | 第49-50页 |
二、统一战线中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 第50-51页 |
三、积极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 第51-53页 |
第四章 习近平统一战线思想对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指导启示 | 第53-61页 |
第一节 统一战线始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 第53-54页 |
一、坚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 第53页 |
二、统战工作要坚持“四个自信”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始终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毫不动摇 | 第54-55页 |
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54页 |
二、我国现阶段国内形势要求 | 第54-55页 |
三、加强党内统一战线组织领导工作 | 第55页 |
第三节 坚持统战工作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第55-58页 |
一、统战工作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55-56页 |
二、统战工作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 | 第56页 |
三、统战工作服务于全面依法治国 | 第56-57页 |
四、统战工作服务于全面从严治党 | 第57-58页 |
第四节 创新统一战线内容和统战工作方式 | 第58-61页 |
一、加强统战工作中智库建设 | 第58-59页 |
二、掌握统战工作中的艺术 | 第59页 |
三、统战工作中加强网络的运用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