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 | 第10-11页 |
1.2.2 钢纤维体积率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3 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研究 | 第12-17页 |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2 试验研究 | 第19-33页 |
2.1 试验概况 | 第19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9-25页 |
2.2.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2.2.2 试验原材料 | 第20-23页 |
2.2.3 配合比 | 第23-24页 |
2.2.4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第24-25页 |
2.3 试验内容及方法 | 第25-29页 |
2.3.1 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 | 第25-26页 |
2.3.2 抗压强度试验 | 第26页 |
2.3.3 劈拉强度试验 | 第26-27页 |
2.3.4 弯曲性能试验 | 第27-29页 |
2.4 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 第29-33页 |
2.4.1 极差分析 | 第29-31页 |
2.4.2 方差分析 | 第31-33页 |
3 混杂钢纤维二级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基本力学性能 | 第33-44页 |
3.1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 | 第33-35页 |
3.1.1 坍落度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3.1.2 坍落度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3.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 第35-39页 |
3.2.1 试件破坏形态 | 第35-36页 |
3.2.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3.2.3 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3 混凝土的劈拉强度 | 第39-43页 |
3.3.1 试件破坏形态 | 第39-40页 |
3.3.2 劈拉强度试验结果 | 第40-42页 |
3.3.3 劈拉强度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3.4 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的关系 | 第43-44页 |
4 混杂钢纤维二级配混凝土的弯曲性能 | 第44-59页 |
4.1 试件破坏形态 | 第44-45页 |
4.2 混凝土的荷载-挠度曲线分析 | 第45-49页 |
4.2.1 钢纤维体积率对荷载-挠度曲线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2 长钢纤维占比对荷载-挠度曲线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 混凝土的弯拉强度 | 第49-54页 |
4.3.1 弯拉强度试验结果 | 第49-51页 |
4.3.2 弯拉强度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4.3.3 弯拉强度的计算 | 第52-54页 |
4.4 混凝土的弯曲韧性 | 第54-59页 |
4.4.1 弯曲韧性试验结果 | 第54-57页 |
4.4.2 弯曲韧性比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5 弯曲荷载作用下混杂钢纤维二级配混凝土的损伤研究 | 第59-68页 |
5.1 损伤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59-60页 |
5.1.1 损伤变量和有效应力 | 第59-60页 |
5.1.2 应变等价原理 | 第60页 |
5.2 Weibull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 | 第60-61页 |
5.2.1 Weibull分布 | 第60-61页 |
5.2.2 对数正态分布 | 第61页 |
5.3 损伤演化方程和损伤本构方程的推导 | 第61-68页 |
5.3.1 基于Weibull分布的损伤模型推导 | 第62-63页 |
5.3.2 基于对数正态分布的损伤模型推导 | 第63-64页 |
5.3.3 混杂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模型 | 第64-6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个人简介、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