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5-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7页 |
1.1 链霉菌、天蓝色链霉菌及变铅青链霉菌简介 | 第15-20页 |
1.1.1 链霉菌 | 第15-16页 |
1.1.2 天蓝色链霉菌 | 第16-18页 |
1.1.3 变铅青链霉菌 | 第18-20页 |
1.2 表观遗传学及 DNA 甲基化 | 第20-23页 |
1.2.1 表观遗传学 | 第20页 |
1.2.2 DNA 甲基化 | 第20-23页 |
1.3 限制系统和 DNA 水平转移 | 第23-26页 |
1.3.1 宿主的限制系统 | 第23-24页 |
1.3.2 链霉菌中的限制系统 | 第24-25页 |
1.3.3 接合转移 | 第25页 |
1.3.4 HPLC-MS 检测 DNA 的碱基修饰 | 第25-26页 |
1.4 研究结果及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4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7-33页 |
2.1.1 菌株及质粒 | 第27-29页 |
2.1.2 实验中所用培养基及化学试剂 | 第29-32页 |
2.1.3 本论文中所用的 PCR 引物 | 第32-3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3-40页 |
2.2.1 菌种培养、保藏方法 | 第33页 |
2.2.2 链霉菌总 DNA 的少量快速提取 | 第33页 |
2.2.3 质粒 DNA 的提取 | 第33-34页 |
2.2.4 PCR | 第34页 |
2.2.5 DNA 酶切反应 | 第34-35页 |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 DNA | 第35页 |
2.2.7 DNA 片段的回收 | 第35-36页 |
2.2.8 DNA 连接反应 | 第36页 |
2.2.9 感受态细胞制备和 DNA 的钙转化 | 第36-37页 |
2.2.10 大肠杆菌与链霉菌的接合转移 | 第37页 |
2.2.11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落微观形态 | 第37页 |
2.2.12 放线紫红素的提取及分光光度检测 | 第37-38页 |
2.2.13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质谱检测(HPLC-MS) | 第38页 |
2.2.14 Southern 杂交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天蓝色链霉菌和变铅青链霉菌 DNA 甲基化类型的确定 | 第40-52页 |
3.1 天蓝色链霉菌中发现 dmC | 第41-43页 |
3.2 甲基转移酶在变铅青链霉菌中的异源表达 | 第43-47页 |
3.3 接合转移子中 DNA 修饰的检测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dcm 基因对变铅青链霉菌的多重影响 | 第52-63页 |
4.1 dcm 基因在变铅青链霉菌中的异源表达 | 第52-54页 |
4.2 大小菌落的发现及电镜观察 | 第54-57页 |
4.3 dcm 基因在大菌落及小菌落中的表达情况 | 第57-60页 |
4.4 dcm 基因在大菌落中的缺失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dcm 基因激活变铅青链霉菌中色素的表达 | 第63-68页 |
5.1 放线紫红素表达培养基的选择 | 第64-65页 |
5.3 小菌落来源验证 | 第65-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dcm 基因影响菌落形态的机理猜想 | 第69-71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