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我国深度基准面及不同深度基准面之间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理论深度基准面计算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 第11-13页 |
| ·我国各种深度基准面的转换关系研究 | 第13-14页 |
| ·GIS技术在河口海岸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和全文内容 | 第15-16页 |
| ·本文特色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转换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32页 |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0页 |
| ·长江口不同深度基准面之间的转换方法 | 第20-32页 |
| ·长江口不同深度基准面的计算 | 第21-23页 |
| ·不同空间插值方法的选择 | 第23-32页 |
| 第三章 基于ArcGIS Engine的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计算及转换程序开发实现 | 第32-51页 |
| ·需求分析和实现目标 | 第32-33页 |
| ·基于AO的组件式GIS开发 | 第33-34页 |
| ·ArcGIS和AO简介 | 第33-34页 |
| ·ArcGIS二次开发方式的选择 | 第34页 |
| ·基于ArcGIS Engine长江口深度基准面转换的程序开发 | 第34-51页 |
| ·程序总体设计和基于OMT方法的建模 | 第35-40页 |
| ·程序实现及各功能模块详细介绍 | 第40-51页 |
| 第四章 长江口不同深度基准面转换结果在上海市滩涂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 第51-56页 |
| ·上海市滩涂资源概况 | 第51-52页 |
| ·基于不同深度基准面的上海市滩涂面积计算 | 第52-56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附录 | 第62-63页 |
| 后记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