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石墨烯概述 | 第9页 |
1.2 石墨烯的性能与应用 | 第9-10页 |
1.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10-19页 |
1.3.1 “自下而上”制备石墨烯 | 第10-12页 |
1.3.2 “自上而下”制备石墨烯 | 第12-19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7页 |
2.1 实验试剂及原料 | 第21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3.1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22页 |
2.3.2 剥离-还原制备石墨烯 | 第22-23页 |
2.3.3 单因素实验 | 第23-24页 |
2.4 石墨烯的性能测试分析方法 | 第24-27页 |
2.4.1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4页 |
2.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4页 |
2.4.3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4-25页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5页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25页 |
2.4.6 热重分析 | 第25-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47页 |
3.1 石墨粉粒径对石墨烯性能的影响 | 第27-29页 |
3.1.1 拉曼光谱分析 | 第27-28页 |
3.1.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29页 |
3.2 超声时间对石墨烯性能的影响 | 第29-33页 |
3.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3.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1-33页 |
3.3 超声功率对石墨烯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3页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3-35页 |
3.4 茶多酚含量对石墨烯性能的影响 | 第35-38页 |
3.4.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35-36页 |
3.4.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36-37页 |
3.4.3 热重分析 | 第37-38页 |
3.5 V_(DMAc)/V_(H2O)值对石墨烯性能的影响 | 第38-43页 |
3.5.1 拉曼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3.5.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页 |
3.5.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40-41页 |
3.5.4 V_(DMAc)/V_(H2O)值与石墨烯的分散度和还原度的关系 | 第41-43页 |
3.6 C=O还原机理 | 第43-44页 |
3.7 最佳单因素条件制备石墨烯 | 第44-47页 |
3.7.1 石墨烯的表面形貌 | 第44-45页 |
3.7.2 石墨烯的厚度 | 第45页 |
3.7.3 石墨烯的晶格结构 | 第45-46页 |
3.7.4 石墨烯的缺陷值 | 第46-47页 |
4 结论和展望 | 第47-50页 |
4.1 结论 | 第47-48页 |
4.2 创新点 | 第48-49页 |
4.3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