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韩信形象接受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韩信形象接受研究的现状 | 第9-10页 |
第二节 唐前诗人对韩信形象的接受 | 第10-19页 |
一、饿隶王孙,贵在识人 | 第10-12页 |
二、灭楚会垓,军事奇才 | 第12-16页 |
三、功疑不赏,鸟尽弓藏 | 第16-17页 |
四、专咏韩信,穷其一生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唐诗中的韩信形象接受角度 | 第19-37页 |
第一节 韩信之“辱” | 第19-21页 |
一、难堪跨下辱 | 第19-20页 |
二、羞与凡器同 | 第20-21页 |
第二节 韩信之“恩” | 第21-27页 |
一、生死两知己 | 第21-24页 |
二、报恩不三分 | 第24-27页 |
第三节 韩信之“退” | 第27-29页 |
一、高祖吕后俱堪恨 | 第27-29页 |
第四节 韩信之“悲” | 第29-37页 |
一、登坛拜将日 | 第29-32页 |
二、干戈用尽功名空 | 第32-33页 |
三、兔死狗烹时 | 第33-37页 |
第三章 唐诗中韩信形象的接受演变 | 第37-46页 |
第一节 初盛唐 | 第37-40页 |
一、边塞求功:纵死犹闻侠骨香 | 第37-38页 |
二、休兵意愿:圣代休甲问疮痍 | 第38-40页 |
第二节 中晚唐 | 第40-46页 |
一、借古讽今:乱世无人识英雄,唯有漂母惜王孙 | 第41-42页 |
二、以古书心:内忧外患韩侯事,重史尚古唐人心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4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