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合同宣告无效后的损害赔偿概述 | 第11-21页 |
(一) 损害赔偿概述 | 第11-15页 |
1. 损害的界定 | 第11-12页 |
2. 违约损害的分类 | 第12-13页 |
3. 违约损害赔偿的含义和特点 | 第13-14页 |
4. 违约损害赔偿的性质、计算方法和赔偿模式 | 第14-15页 |
(二) 合同宣告无效和损害赔偿两种违约救济方式的叠加 | 第15-17页 |
(三) 宣告合同无效后损害赔偿的四种情形 | 第17-21页 |
1. 根本违约后解除合同的损害赔偿 | 第17-18页 |
2. 给予履行宽限期后解除合同的损害赔偿 | 第18-19页 |
3. 分批交付货物买卖合同违约解除合同的损害赔偿 | 第19-20页 |
4. 预期根本违约后解除合同的损害赔偿 | 第20-21页 |
二、 《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其它法律关于合同解除后损害赔偿的比较 | 第21-31页 |
(一) 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对比 | 第21-24页 |
1. 关于合同解除的规定方式不同 | 第22页 |
2. 关于合同解除后的效果不同 | 第22-23页 |
3. 关于合同解除后赔偿范围的不同 | 第23-24页 |
4. 关于合同解除后计算损害的时间点不一样 | 第24页 |
(二) 与《欧洲合同法原则》的对比 | 第24-28页 |
1. 关于解除合同的不同 | 第25页 |
2. 关于分批次履行合同的解除的不同 | 第25-26页 |
3. 关于预期根本不履行合同而解除合同的不同 | 第26-27页 |
4. 关于迟延履行而解除合同的不同 | 第27页 |
5. 解除合同后损害赔偿范围的不同 | 第27-28页 |
(三) 与《美国统一商法典》的对比 | 第28-31页 |
1. 关于是否解除合同、发出通知、计算损害赔偿的范围不同 | 第28-29页 |
2. 关于替代交易价格与市价赔偿价额的同时使用规定 | 第29页 |
3. 关于市价赔偿确立地点的不同 | 第29-30页 |
4. 关于减轻损失的不同 | 第30-31页 |
三、 《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宣告无效后损害赔偿的计算 | 第31-41页 |
(一) 宣告无效后的具体计算方法:《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5 条解读 | 第31-35页 |
1. 《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5 条的历史演变 | 第32页 |
2. 《联合国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5 条中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 | 第32-34页 |
3. 第75 条和其他条文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二) 宣告无效后的抽象计算方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6 条解读 | 第35-38页 |
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6 条的历史演变 | 第35-36页 |
2.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6 条中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 | 第36-37页 |
3. 第76 条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其他条文的关系 | 第37-38页 |
(三)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5 条、76 条适用损害赔偿的差别 | 第38-39页 |
(四)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75、76 条中的不足之处 | 第39-41页 |
1. 关于合同无效后一段合理时间的规定 | 第39页 |
2.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 | 第39-40页 |
3. 关于非金钱损害的赔偿 | 第40页 |
4. 关于机会损失的赔偿 | 第40-41页 |
四、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和国际损害赔偿规则统一化趋势 | 第41-49页 |
(一)《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 | 第41-46页 |
1.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情况 | 第41-44页 |
2.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违约损害赔偿规则的对比 | 第44-46页 |
(二)违约损害赔偿规则国际统一化的趋势 | 第46-49页 |
1. 合同规定的统一化趋势 | 第47页 |
2. 合同统一化的解释、适用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