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草炭土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 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土的本构模型研究趋势 | 第13-15页 |
第2章 邓肯-张原理 | 第15-21页 |
2.1 邓肯-张模型的本构关系 | 第15-18页 |
2.2 邓肯-张模型的相关参数 | 第18-21页 |
2.2.1 c、值的确定 | 第19页 |
2.2.2 K、n 值的确定 | 第19-20页 |
2.2.3 Rf的取值 | 第20页 |
2.2.4 d、F、G 的取值 | 第20-21页 |
第3章 三轴试验简介 | 第21-25页 |
3.1 三轴试验的主要流程 | 第21页 |
3.2 三轴试验仪器 | 第21-23页 |
3.3 三轴试验的基本方法 | 第23-24页 |
3.4 三轴试验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第4章 依托工程地质工程概况 | 第25-33页 |
4.1 研究区的工程地质概况 | 第25-28页 |
4.2 研究区草炭土的野外自然剖面特征及相关工程特性指标 | 第28-33页 |
4.2.1 草炭土的野外自然剖面特征 | 第28-29页 |
4.2.2 草炭土的相关工程特性指标 | 第29-33页 |
第5章 敦化江源地区草炭土的修正邓肯-张模型 | 第33-51页 |
5.1 实验概况 | 第33-35页 |
5.2 草炭土的邓肯张模型 | 第35-41页 |
5.3 草炭土修正邓肯-张模型公式参数确定 | 第41-48页 |
5.4 草炭土修正邓肯-张模型弹性模量 E 与 | 第48-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