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4-28页 |
摘要 | 第14页 |
1.1 胃 MALT 淋巴瘤发病机制 | 第14-17页 |
1.1.1 HP 感染 | 第14-15页 |
1.1.2 染色体改变 | 第15-17页 |
1.2 胃 MALT 淋巴瘤治疗策略 | 第17-20页 |
1.2.1 根除 HP | 第17-18页 |
1.2.2 手术治疗 | 第18页 |
1.2.3 放疗 | 第18-19页 |
1.2.4 化疗 | 第19页 |
1.2.5 免疫治疗 | 第19-20页 |
1.3 小结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8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8-29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3.2 Dawson 诊断标准 | 第29页 |
3.3 改良 Ann Arbor 分期 | 第29页 |
3.4 分组 | 第29-30页 |
3.5 病理及免疫组化 | 第30页 |
3.6 HP 检测 | 第30页 |
3.7 PS 评分(ECOG) | 第30页 |
3.8 治疗方法 | 第30页 |
3.9 随访 | 第30页 |
3.10 统计学方法 | 第30-31页 |
第4章 结果 | 第31-41页 |
4.1 PGIL 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 | 第31-37页 |
4.1.1 性别、年龄 | 第31页 |
4.1.2 原发部位 | 第31-34页 |
4.1.3 病程 | 第34页 |
4.1.4 B 组症状 | 第34页 |
4.1.5 实验室检查 | 第34页 |
4.1.6 病灶大小 | 第34-35页 |
4.1.7 病理及免疫组化 | 第35页 |
4.1.8 临床分期 | 第35页 |
4.1.9 PS 评分(ECOG) | 第35页 |
4.1.10 治疗方案 | 第35-37页 |
4.2 胃、肠淋巴瘤组临床特征比较 | 第37-39页 |
4.2.1 临床表现 | 第37页 |
4.2.2 病程 | 第37-38页 |
4.2.3 病理类型 | 第38页 |
4.2.4 生存情况 | 第38-39页 |
4.3 胃 MALT 与胃非 MALT HP 感染情况 | 第39页 |
4.4 内窥镜与 CT 对 PGIL 的诊断情况 | 第39-41页 |
4.4.1 内窥镜对 PGIL 的诊断情况 | 第39-40页 |
4.4.2 CT 对 PGIL 的诊断情况 | 第40-4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1-48页 |
5.1 PGIL 患者预后单因素分析 | 第41-44页 |
5.1.1 性别、年龄 | 第41页 |
5.1.2 原发部位 | 第41-42页 |
5.1.3 病灶大小 | 第42页 |
5.1.4 病理及免疫组化 | 第42-43页 |
5.1.5 临床分期 | 第43页 |
5.1.6 治疗方案 | 第43-44页 |
5.2 胃、肠淋巴瘤组临床特征比较 | 第44-46页 |
5.2.1 临床表现 | 第44页 |
5.2.2 病程 | 第44-45页 |
5.2.3 病理类型 | 第45页 |
5.2.4 生存情况 | 第45-46页 |
5.3 胃 MALT 与胃非 MALT HP 感染情况 | 第46页 |
5.4 内窥镜与 CT 对 PGIL 的诊断情况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7页 |
导师简介及作者简介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