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论文

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

前言第4-5页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英文缩略词注释表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2页
第2章 综述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第12-23页
    2.1 脑血流自动调节的动力学原理第12页
    2.2 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生理机制第12-14页
        2.2.1 肌源性学说第12-13页
        2.2.2 生化代谢学说第13页
        2.2.3 神经源性学说第13页
        2.2.4 内皮细胞源学说第13-14页
    2.3 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特点、分类及评估方法第14-19页
        2.3.1 静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概念、特点及范围第14-16页
        2.3.2 静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第16页
        2.3.3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概念及特点第16页
        2.3.4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评价指标及测量方法第16-19页
    2.4 脑血流调节的应用第19-23页
        2.4.1 脑血流自动调节与高血压第20页
        2.4.2 脑血流自动调节与糖尿病第20页
        2.4.3 脑血流自动调节与动脉狭窄第20-21页
        2.4.4 脑血流自动调节与缺血性卒中第21-22页
        2.4.5 脑血流自动调节与出血性卒中第22-23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3.1 研究对象第23页
        3.1.1 入选标准第23页
        3.1.2 排除标准第23页
    3.2 血管狭窄的检测及标准第23-24页
    3.3 分组标准第24页
    3.4 检查方法第24页
    3.5 数据分析第24-25页
    3.6 统计学分析第25-26页
第4章 结果第26-32页
    4.1 一般信息统计第26页
    4.2 动态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参数第26-32页
        4.2.1 相位差第27-28页
        4.2.2 增益第28-29页
        4.2.3 阶跃响应第29-32页
第5章 讨论第32-37页
    5.1 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与缺血性卒中第32-33页
    5.2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第33-35页
        5.2.1 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第33页
        5.2.2 颅内动脉狭窄与动态脑血流调节第33-34页
        5.2.3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与脑血流自动调节第34-35页
    5.3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第35-36页
        5.3.1 小动脉闭塞的病理改变第35页
        5.3.2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与脑血流自动调节第35-36页
    5.4 本研究的不足第36-37页
第6章 结论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50例非酮症高血糖性癫痫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