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4页 |
1 急性肺损伤 | 第12-17页 |
1.1 急性肺损伤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 急性肺损伤的致病因素 | 第13-14页 |
1.3 中性粒细胞与急性肺损伤 | 第14-17页 |
2 胞外核苷酸及其受体家族 | 第17-22页 |
2.1 胞外核苷酸 | 第17-19页 |
2.2 胞外核苷酸受体(P2R)家族 | 第19-21页 |
2.3 ADP受体家族 | 第21-22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4-28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4-25页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5-27页 |
2.1.4 主要实验溶液配制 | 第27-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7页 |
2.2.1 急性肺损伤模型构建 | 第28-29页 |
2.2.1.1 LPS诱导ALI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的构建 | 第28页 |
2.2.1.2 取血和提取肺泡灌洗液(BALF) | 第28-29页 |
2.2.1.3 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 | 第29页 |
2.2.1.4 肺水肿检测 | 第29页 |
2.2.2 肺组织RNA提取和RT-qPCR检测 | 第29-31页 |
2.2.2.1 TRIzol提取肺RNA | 第29-30页 |
2.2.2.2 PCR | 第30-31页 |
2.2.3 ADP含量检测 | 第31-32页 |
2.2.4 组织化学 | 第32-33页 |
2.2.5 HE染色 | 第33页 |
2.2.6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 | 第33-34页 |
2.2.7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 | 第34页 |
2.2.8 MPO检测 | 第34页 |
2.2.9 Elisa检测 | 第34-35页 |
2.2.10 细胞流式 | 第35页 |
2.2.11 血小板的制备和计数 | 第35-36页 |
2.2.12 数据分析与统计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7-51页 |
3.1 LPS诱导ALI小鼠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2 ALI模型小鼠中性粒细胞浸润情况 | 第38-40页 |
3.3 膜受体P2Y13的配体胞外核苷酸ADP在肺部大量释放 | 第40-41页 |
3.4 胞外核苷酸ADP受体P2Y13在ALI模型中高表达 | 第41-42页 |
3.5 P2Y13受体敲除后会减轻LPS诱导的小鼠腹膜炎致死率 | 第42页 |
3.6 P2Y13受体敲除后会减轻ALI小鼠肺部细胞因子的释放 | 第42-44页 |
3.7 P2Y13受体敲除后小鼠能显著改善肺水肿 | 第44-45页 |
3.8 P2Y13受体敲除后小鼠能够减轻肺部组织形态损伤 | 第45-46页 |
3.9 急性肺损伤P2y13~(-/-)小鼠肺部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 | 第46-48页 |
3.10 P2y13~(-/-)小鼠血小板数目降低伴随中性粒细胞募集减少 | 第48-51页 |
讨论 | 第51-55页 |
总结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