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文化建设研究--以云南多民族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立论依据第10-13页
    1.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本文的研究视角第15-16页
第二章 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26页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依据第16-20页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转向第16-18页
        2.1.2 文化及其实质第18-20页
        2.1.3 文化的传承机制第20页
    2.2 云南多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研究第20-22页
        2.2.1 文化建设的提出背景及意义第20-21页
        2.2.2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区别及联系第21-22页
    2.3 云南多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现状第22-26页
        2.3.1 文化发展总体势头良好第22-24页
        2.3.2 文化事业发展仍需努力第24-26页
第三章 云南多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第26-34页
    3.1 文化产业面临转型第26-29页
        3.1.1 各州市的文化项目趋同性强,重经济效益、轻文化产业发展第26-27页
        3.1.2 文化品牌建设不足第27-28页
        3.1.3 文化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第28-29页
    3.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足第29-34页
        3.2.1 缺乏改革创新力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第30页
        3.2.2 投资格局较为单一,文化人才匮乏第30-31页
        3.2.3 缺乏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传统文化遗产流失、失传等现象严重第31-34页
第四章 云南多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建议第34-44页
    4.1 强化云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生产力第34-37页
        4.1.1 挖掘民族文化潜力,加强文化建设的立法工作第34-35页
        4.1.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第35-36页
        4.1.3 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第36-37页
    4.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第37-44页
        4.2.1 将主要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项目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第37-38页
        4.2.2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第38-39页
        4.2.3 注重文物保护和利用第39-40页
        4.2.4 加大文化交流第40-41页
        4.2.5 加强文化人才建设第41-44页
总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情况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中国人精神生活的物化状况及其超越
下一篇:资源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