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层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岩石声发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层状黑云变粒岩的破裂模式 | 第19-29页 |
2.1 取样说明及试样制备 | 第19-20页 |
2.2 岩石组构特征 | 第20-21页 |
2.3 试验设备及方法 | 第21-22页 |
2.4 层状黑云变粒岩的力学特征 | 第22-24页 |
2.4.1 变形参数 | 第22-23页 |
2.4.2 强度参数 | 第23-24页 |
2.5 层状黑云变粒岩的破坏模式 | 第24-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基于各向异性波速的定位算法 | 第29-41页 |
3.1 层状黑云变粒岩速度各向异性分析 | 第29-34页 |
3.1.1 各向异性波速理论简介 | 第29-30页 |
3.1.2 波速测量试验 | 第30-32页 |
3.1.3 三维空间中的各向异性波速模型 | 第32-33页 |
3.1.4 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对波速模型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 基于三维各向异性波速模型的定位算法 | 第34-39页 |
3.2.1 算法简介 | 第34-35页 |
3.2.2 matlab程序开发 | 第35-36页 |
3.2.3 算法验证 | 第36-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层状黑云变粒岩声发射撞击参数特征 | 第41-57页 |
4.1 声发射撞击参数定义 | 第41-43页 |
4.1.1 常用时域参数 | 第41-42页 |
4.1.2 频域参数 | 第42-43页 |
4.2 声发射各撞击参数分析 | 第43-55页 |
4.2.1 撞击率与累计撞击数 | 第43-47页 |
4.2.2 能率与累计能量 | 第47-50页 |
4.2.3 RA | 第50-52页 |
4.2.4 主频 | 第52-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层状黑云变粒岩声发射事件时空演化规律 | 第57-67页 |
5.1 层状各向异性岩石声发射事件参数的定义 | 第57-58页 |
5.2 不同层理倾角黑云变粒岩声发射事件时空演化规律 | 第58-62页 |
5.2.1 基于Unity3D的声发射定位信息可视化系统 | 第58-59页 |
5.2.2 不同倾角条件下的声发射事件时空演化特征 | 第59-62页 |
5.3 不同层理倾角黑云变粒岩声发射事件分形维数特征 | 第62-65页 |
5.3.1 盒维数法 | 第63页 |
5.3.2 层理倾角对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的影响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7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7页 |
附录 | 第77-80页 |
&1 任意两传感器到时时差数据库建立 | 第77-79页 |
&2 基于传感器实测接收到时计算定位信息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