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18页 |
1.2.1 机械式矿用挖掘机发展状况 | 第13-16页 |
1.2.2 多轴疲劳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6-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多轴疲劳理论 | 第20-34页 |
2.1 多轴疲劳概述 | 第20-21页 |
2.2 多轴疲劳破坏准则 | 第21-28页 |
2.2.1 应力准则 | 第21-23页 |
2.2.2 应变准则 | 第23-26页 |
2.2.3 能量准则 | 第26-28页 |
2.3 多轴疲劳损伤累积模型 | 第28-32页 |
2.3.1 单轴疲劳损伤累积模型 | 第28-30页 |
2.3.2 多轴疲劳损伤累积模型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工作装置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与仿真 | 第34-56页 |
3.1 工作装置概述 | 第34-35页 |
3.2 挖掘机工作装置运动学分析 | 第35-43页 |
3.2.1 铲斗斗尖理想挖掘轨迹分析 | 第35-36页 |
3.2.2 工作装置运动过程分析 | 第36-42页 |
3.2.3 挖掘阻力分析 | 第42-43页 |
3.3 挖掘机工作装置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3-52页 |
3.3.1 关键零部件几何模型和装配关系的建立 | 第44-45页 |
3.3.2 ADAMS工作环境的主要设置 | 第45-46页 |
3.3.3 添加约束 | 第46-49页 |
3.3.4 钢丝绳的建模 | 第49-51页 |
3.3.5 载荷的施加 | 第51-52页 |
3.4 挖掘机工作装置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52-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卷筒及卷筒轴组件有限元分析 | 第56-66页 |
4.1 卷筒及卷筒轴组件主要参数和危险工况 | 第56-59页 |
4.1.1 卷筒及卷筒轴组件主要结构参数 | 第56-57页 |
4.1.2 卷筒及卷筒轴组件的典型工况 | 第57-59页 |
4.2 卷筒及卷筒轴组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9-62页 |
4.3 卷筒及卷筒轴组件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2-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卷筒及卷筒轴组件多轴疲劳寿命分析 | 第66-78页 |
5.1 ANSYS/Fe-Safe软件简介 | 第66-68页 |
5.1.1 FE-SAFE分析理论 | 第66-68页 |
5.1.2 ANSYS/FE-SAFE分析步骤 | 第68页 |
5.2 基于Fe-Safe的卷筒及卷筒轴组件疲劳仿真分析 | 第68-72页 |
5.2.1 材料属性的分析及定义 | 第69-71页 |
5.2.2 疲劳载荷谱的合成 | 第71-72页 |
5.3 疲劳寿命结果及分析 | 第72-77页 |
5.3.1 卷筒及卷筒轴组件的疲劳寿命结果 | 第72-75页 |
5.3.2 轴向动载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75-7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