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论文

黄骅坳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三段沉积体系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7页
   ·研究现状第7-10页
     ·沉积体系研究方法现状第7页
     ·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第7-9页
     ·黄骅坳陷中区板桥—滨海沙三段沉积体系研究现状第9-10页
   ·题目来源第10页
   ·研究内容第10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0页
   ·完成的工作量第10-1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2-15页
   ·基本构造格局及构造演化第12-13页
   ·地层特征第13-15页
第三章 沙三段沉积体系特征研究第15-39页
   ·岩石类型及特征第15-17页
   ·沙三段沉积体系划分第17-18页
   ·沉积微相特征分述第18-35页
     ·扇三角洲相第18-23页
     ·辫状河三角洲相第23-26页
     ·近岸水下扇相第26-30页
     ·远岸水下扇相第30-33页
     ·湖泊相第33-35页
   ·沙三段沉积-测井响应特征第35-39页
第四章 沙三段沉积-地震响应特征第39-53页
   ·沙三段井震标定及地震反射特征第39-41页
   ·沉积-地震响应特征第41-53页
     ·陆相断陷盆地地震相模式第41-42页
     ·沙三段地震相特征第42-53页
第五章 沙三段古地貌恢复及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第53-57页
   ·古地貌图编制方法第53-55页
   ·古地貌特征及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第55-57页
第六章 沙三段沉积体系分布规律第57-75页
   ·单井、连井沉积相分析第57-64页
   ·砂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第64-69页
   ·沙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规律第69-75页
     ·地震属性异常平面分布规律第69-72页
     ·沉积体系平面分布规律第72-75页
结论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9-81页
详细摘要第81-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网络路径传输效率研究
下一篇:“敏化剂”辅助微波处理油田污水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