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9-11页 |
1.1.1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特种设备检验问题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特种设备检验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3-14页 |
1.3.2 调查研究法 | 第14页 |
1.3.3 比较研究法 | 第14页 |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框架 | 第14页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2.1.1 特种设备 | 第16页 |
2.1.2 特种设备检验 | 第16-18页 |
2.1.3 特种设备检验社会化 | 第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协同共治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特种设备检验管理的传统模式及其问题 | 第20-27页 |
3.1 我国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监管现状 | 第20-24页 |
3.1.1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3.1.2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监管流程 | 第21-23页 |
3.1.3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监管现状 | 第23-24页 |
3.2 存在的突出监管矛盾 | 第24-27页 |
3.2.1 监管意识不到位,服务水平不高 | 第24-25页 |
3.2.2 监管体系不完善,监管漏洞较多 | 第25-26页 |
3.2.3 监管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 第26-27页 |
第四章 特种设备检验社会化及其监管问题 | 第27-38页 |
4.1 特种设备检验社会化 | 第27-31页 |
4.1.1 我国关于特种设备检验社会化的高层设计 | 第27-29页 |
4.1.2 法定监督检验社会化 | 第29页 |
4.1.3 定期检验社会化 | 第29-30页 |
4.1.4 其他检验社会化 | 第30-31页 |
4.2 特种设备检验社会化在社会实践中的监管问题 | 第31-38页 |
4.2.1 特种设备检验社会化政策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 第31页 |
4.2.2 社会检验机构发展不成熟的问题 | 第31-32页 |
4.2.3 社会检验机构质检认证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 第32页 |
4.2.4 质检部门对社会检验机构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 第32-33页 |
4.2.5 市场配置检验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不足的问题 | 第33-35页 |
4.2.6 监管机构、检验机构、使用单位的三方矛盾问题 | 第35-38页 |
第五章 特种设备检验社会化背景下监管的制度设计 | 第38-44页 |
5.1 特种设备检验市场化过程中监管机构的演变模式、未来构想 | 第38-40页 |
5.1.1 监管机构的演变模式 | 第38页 |
5.1.2 新型监管制度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 第38-39页 |
5.1.3 监管机构的未来模式构想 | 第39-40页 |
5.2 构建新型检验机构及监管机构关系模型 | 第40-44页 |
5.2.1 要素分析 | 第41页 |
5.2.2 构建新型检验机构及监管机构关系模型 | 第41-4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引用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