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计量史学发展脉络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导言 | 第7-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一、历史学事件中的计量史学 | 第15-35页 |
(一)计量史学在检验历史命题中形成 | 第15-30页 |
1.基本计量分析法 | 第15-20页 |
2.美国奴隶制的“翻案” | 第20-30页 |
(二)计量史学视野下的经济增长 | 第30-33页 |
1.间接计量与海洋运输效益 | 第30-31页 |
2.反事实度量与铁路经济效益 | 第31-33页 |
(三)“历史优先”下的史论冲突 | 第33-35页 |
二、经济学结构下的计量史学 | 第35-48页 |
(一)诺斯制度经济史学的发端 | 第35-38页 |
(二)经济、制度变迁理论 | 第38-45页 |
1.产权、国家与意识形态 | 第38-40页 |
2.制度变迁框架 | 第40-43页 |
3.经济绩效与历史 | 第43-45页 |
(三)“模型优先”的指导方向 | 第45-48页 |
三、计量史学在新时期的“跃变” | 第48-66页 |
(一)认知科学与经济变迁 | 第48-51页 |
(二)阿夫纳·格里夫的比较历史制度分析 | 第51-58页 |
1.博弈论及模型的建立 | 第51-53页 |
2.制度的重新定义 | 第53-58页 |
(三)阿西莫格鲁的政治经济计量回归 | 第58-63页 |
(四)“史论融合”下的发展前景 | 第63-66页 |
1.超越还是妥协? | 第63-64页 |
2.大数据下的潜在变革 | 第64-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