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纤维状纳米炭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储锂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主要符号表第17-18页
1 绪论第18-47页
    1.1 引言第18-19页
    1.2 多孔纳米炭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3 纤维状多孔纳米炭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1-34页
        1.3.1 实心纤维状多孔纳米炭的合成第22-29页
        1.3.2 空心纤维状多孔纳米炭的合成第29-31页
        1.3.3 纤维状多孔纳米炭的储锂应用第31-34页
    1.4 纤维状多孔纳米炭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34-45页
        1.4.1 纤维状多孔纳米炭基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5-40页
        1.4.2 纤维状多孔纳米炭基复合材料的储锂应用第40-45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第45-47页
2 实验总述第47-51页
    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47-48页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8页
    2.3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第48-50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0-51页
3 纤维状纳米炭的可控合成及储锂性能研究第51-72页
    3.1 引言第51页
    3.2 实验部分第51-52页
        3.2.1 纤维状纳米聚合物的合成第51-52页
        3.2.2 纤维状纳米炭的合成第52页
        3.2.3 电极片的制备与电池的组装第5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2-71页
        3.3.1 纤维状纳米聚合物的溶液化学合成第52-55页
        3.3.2 实心纤维状纳米炭的合成第55-58页
        3.3.3 空心纤维状纳米炭的合成第58-68页
        3.3.4 纤维状纳米炭的储锂性能第68-71页
    3.4 本章小结第71-72页
4 纤维状核壳结构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第72-87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实验部分第72-73页
        4.2.1 纤维状核壳结构硫@炭复合材料的合成第72-73页
        4.2.2 电极片的制备与电池的组装第7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3-86页
        4.3.1 动态调孔法制备纤维状硫@炭复合材料的设计思想第73-74页
        4.3.2 纤维状核壳结构硫@炭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表征第74-78页
        4.3.3 纤维状核壳结构硫@炭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第78-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5 纤维状炭/硅酸镍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第87-106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实验部分第87-89页
        5.2.1 纤维状炭/硅酸镍复合材料的合成第87-88页
        5.2.2 电极片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第88-8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9-105页
        5.3.1 原位转化法制备炭/硅酸镍复合材料的设计思想第89-90页
        5.3.2 纤维状炭/硅酸镍复合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表征第90-96页
        5.3.3 纤维状炭/硅酸镍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第96-105页
    5.4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06-109页
    6.1 结论第106-107页
    6.2 创新点第107页
    6.3 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2页
附录论文中所涉及到的缩写说明第122-123页
作者简介第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钛和镁晶格再取向及合金化效应的第一原理研究
下一篇: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反应的SERS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