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5-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1.2 命名数据网络简介 | 第19-24页 |
1.2.1 NDN节点模型 | 第19-22页 |
1.2.2 NDN路由规则 | 第22页 |
1.2.3 NDN转发策略 | 第22-23页 |
1.2.4 NDN安全、隐私和信任 | 第23-24页 |
1.2.5 NDN移动性 | 第24页 |
1.3 论文贡献与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第2章 命名数据网络中数据存储现状 | 第27-37页 |
2.1 缓存算法衡量指标 | 第27-29页 |
2.2 同构网络中非合作缓存算法 | 第29页 |
2.3 异构网络中非合作缓存算法 | 第29-31页 |
2.3.1 Prob(P)算法 | 第29页 |
2.3.2 DCC算法 | 第29-30页 |
2.3.3 CCP算 | 第30-31页 |
2.3.4 PRL算法 | 第31页 |
2.4 同构网络中合作缓存算法 | 第31-32页 |
2.4.1 面包屑算法 | 第31-32页 |
2.4.2 域内合作算法 | 第32页 |
2.5 异构网络中合作缓存算法 | 第32-35页 |
2.5.1 概率缓存算法Probcache | 第32-33页 |
2.5.2 基于中心度的缓存算法CBC | 第33页 |
2.5.3 LCD和MCD算法 | 第33-34页 |
2.5.4 WAVE算法 | 第34页 |
2.5.5 CLS算法 | 第34页 |
2.5.6 CINC算法和CPHR算法 | 第34-35页 |
2.6 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基于热度预测的视频缓存算法 | 第37-53页 |
3.1 引言 | 第37-38页 |
3.2 PPC算法设计 | 第38-45页 |
3.2.1 请求记录更新 | 第39-40页 |
3.2.2 辅助预测 | 第40-42页 |
3.2.3 自预测 | 第42页 |
3.2.4 PPC系统模块设计 | 第42-45页 |
3.3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45-52页 |
3.3.1 实验平台及参数介绍 | 第45-47页 |
3.3.2 仿真结果 | 第47-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基于视频请求热度的缓存空间划分方案 | 第53-73页 |
4.1 引言 | 第53-54页 |
4.2 缓存空间划分方案 | 第54-56页 |
4.3 比例缓存空间划分(PCSD)方案 | 第56-65页 |
4.3.1 热度统计和数据请求记录 | 第57-60页 |
4.3.2 接入缓存节点的PCSD算法 | 第60-61页 |
4.3.3 核心缓存节点的PCSD算法 | 第61-64页 |
4.3.4 反向删除 | 第64-65页 |
4.4 实验仿真 | 第65-70页 |
4.4.1 平均缓存命中率 | 第65-67页 |
4.4.2 平均延迟和平均跳数 | 第67页 |
4.4.3 平均服务器负载 | 第67-69页 |
4.4.4 平均网络流量 | 第69页 |
4.4.5 Zipf偏移因子对平均缓存命中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6 累计缓存命中率 | 第70页 |
4.5 小结 | 第70-73页 |
第5章 基于信息聚合的缓存预测算法 | 第73-95页 |
5.1 引言 | 第73-74页 |
5.2 PPC和PCSD算法分析 | 第74-78页 |
5.2.1 PPC算法的优缺点 | 第74-76页 |
5.2.2 PCSD算法的优缺点 | 第76-78页 |
5.3 信息聚合缓存预测算法设计 | 第78-87页 |
5.3.1 CPIA算法设计原理 | 第78-82页 |
5.3.2 CPIA算法实现细节 | 第82-87页 |
5.4 信息聚合缓存预测模块设计 | 第87-88页 |
5.5 实验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88-92页 |
5.5.1 平均缓存命中率 | 第89页 |
5.5.2 平均延迟和平均跳数 | 第89-91页 |
5.5.3 平均服务器负载 | 第91页 |
5.5.4 平均网络流量 | 第91-92页 |
5.5.5 Zipf偏移因子对平均缓存命中率的影响 | 第92页 |
5.6 小结 | 第92-9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95-97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