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页 |
1.4 论文内容及安排 | 第16-19页 |
第二章 GPS 原理介绍 | 第19-32页 |
2.1 GPS 系统概述 | 第19-22页 |
2.1.1 GPS 空间段 | 第19-20页 |
2.1.2 GPS 控制段 | 第20-21页 |
2.1.3 GPS 用户段 | 第21-22页 |
2.2GPS 信号处理 | 第22-27页 |
2.2.1GPS 信号的特性 | 第22-26页 |
2.2.2GPS 信号的捕获和跟踪 | 第26-27页 |
2.3 导航信息解调 | 第27-28页 |
2.4GPS 利用到达时间测量值测距的原理 | 第28-31页 |
2.4.1 确定从卫星到用户的距离 | 第28-31页 |
2.4.2 用户位置计算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GPS 信号的处理及对微弱 GPS 信号的捕获 | 第32-51页 |
3.1GPS 信号捕获算法 | 第32-37页 |
3.1.1 线性搜索 | 第32-34页 |
3.1.2FFT 搜索 | 第34-35页 |
3.1.3 信号的搜索检测 | 第35-37页 |
3.2GPS 信号跟踪算法 | 第37-44页 |
3.2.1 载波跟踪环 | 第38-42页 |
3.2.2 码跟踪环 | 第42-44页 |
3.3 基于批处理和差分相干积分的 GPS 微弱信号捕获算法 | 第44-50页 |
3.3.1 批处理的捕获模型 | 第44页 |
3.3.2 差分相干的捕获模型 | 第44-46页 |
3.3.3 改进后的算法 | 第46-48页 |
3.3.4 改进算法的仿真实验结果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导航数据解调和位置解算 | 第51-65页 |
4.1 导航电文的奇偶校验 | 第51-52页 |
4.2 从导航数据得到星历 | 第52-55页 |
4.2.1 导航数据解算方法 | 第52-54页 |
4.2.2 导航数据解算结果 | 第54-55页 |
4.3 软件 GPS 接收机伪距的生成 | 第55-56页 |
4.3.1 伪距的初始设置 | 第55-56页 |
4.3.2 后续伪距的估计 | 第56页 |
4.4 接收机的位置解算 | 第56-60页 |
4.4.1 最小二乘法(ILS) | 第57-58页 |
4.4.2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EKF) | 第58-59页 |
4.4.3 ILS 和 EKF 的实验对比 | 第59-60页 |
4.5 陈旧星历的使用 | 第60-64页 |
4.5.1GPS 卫星周期和广播星历误差 | 第60-61页 |
4.5.2 基于陈旧星历的接收机定位方法和实验 | 第61-62页 |
4.5.3 陈旧星历定位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4.6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软件接收机的实现和界面设计 | 第65-76页 |
5.1 硬件 GPS 接收机结构 | 第65页 |
5.2 软件 GPS 接收机的一般结构 | 第65-66页 |
5.3 软件接收机的具体实现和结构改进 | 第66-72页 |
5.3.1 射频前端和接口 | 第66-67页 |
5.3.2GPS 信号的捕获流程 | 第67-69页 |
5.3.3GPS 信号的跟踪流程 | 第69-70页 |
5.3.4 导航信息解调流程 | 第70-71页 |
5.3.5 接收机位置解算 | 第71页 |
5.3.6 接收机结构的改进 | 第71-72页 |
5.4 界面设计软件 QT 的介绍 | 第72-74页 |
5.5 用户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第74-7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6-7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1-84页 |
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