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5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 ·论文的框架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企业并购的理论综述 | 第15-30页 |
| ·企业并购的定义和类型 | 第15-20页 |
| ·企业并购的概念和内涵 | 第15-17页 |
| ·企业并购类型和评价 | 第17-20页 |
| ·企业并购的动因和效应研究 | 第20-25页 |
| ·企业并购的动因 | 第20-23页 |
| ·企业并购的效应研究 | 第23-25页 |
| ·企业并购价值分析的现状和发展 | 第25-30页 |
| ·资产价值基础法 | 第26页 |
| ·现金流量折现法 | 第26-28页 |
| ·相对估值法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期权和实物期权的概述 | 第30-36页 |
| ·期权和实物期权的概念 | 第30-33页 |
| ·期权的概念 | 第30-32页 |
| ·实物期权的涵义和特征 | 第32-33页 |
| ·实物期权定价的基本原理 | 第33-36页 |
| ·实物期权定价的基本思路 | 第33页 |
| ·实物期权定价的基本方法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实物期权在企业并购价值评估中的方法 | 第36-45页 |
| ·期权的几种定价模型 | 第36-39页 |
| ·二项式定价模型(Binomial Option Pricing Model) | 第36-37页 |
| ·风险中性定价理论(Risk-Neutral Valuation) | 第37-38页 |
| ·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Option Pricing Model) | 第38-39页 |
| ·实物期权的分类 | 第39-41页 |
| ·延迟期权(Defer Options) | 第39-40页 |
| ·增长期权(Growth Options) | 第40页 |
| ·放弃期权(Abandonment Options) | 第40页 |
| ·暂停期权(Mothballing Options) | 第40-41页 |
| ·企业并购的实物期权应用框架 | 第41-43页 |
| ·企业并购的期权特征分析 | 第41页 |
| ·执行实物期权分析的关键步骤 | 第41-43页 |
| ·用实物期权对企业并购价值评估时要注意的问题 | 第43-45页 |
| ·并购收益的不确定性 | 第43页 |
| ·并购的可延迟性 | 第43页 |
| ·并购过程中的可变性 | 第43-44页 |
| ·不是适应于所有的并购项目 | 第44页 |
| ·缺乏定价所需的价格信息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实物期权在企业并购价值中的应用 | 第45-50页 |
| ·并购背景 | 第45-46页 |
| ·评估思路和方法 | 第46页 |
| ·评估过程和计算和方法 | 第46-50页 |
| ·用现金流贴现法评估吉百利现有价值 | 第46-47页 |
| ·用实物期权的方法分析吉百利的价值 | 第47-50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4-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