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研究--基于东亚钉住美元制不可持续性的思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国外的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解决的问题 | 第17-18页 |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东亚汇率协调的理论基础 | 第19-31页 |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19-23页 |
·要素流动性 | 第19-20页 |
·经济开放度 | 第20-21页 |
·产品多样化 | 第21页 |
·金融一体化 | 第21-22页 |
·通货膨胀相关性 | 第22页 |
·政策一体化 | 第22-23页 |
·现代最优货币区理论 | 第23-27页 |
·货币一体化的收益 | 第24-25页 |
·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 第25-26页 |
·是否加入货币区的决策 | 第26-27页 |
·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新发展 | 第27-31页 |
·OCA冲击对称性 | 第27-29页 |
·OCA指数法 | 第29页 |
·OCA内生性 | 第29-31页 |
第3章 东亚钉住美元汇率制的主要问题 | 第31-44页 |
·东亚钉住美元汇率制 | 第31-36页 |
·钉住汇率制的内涵 | 第31-32页 |
·对钉住汇率制的评价 | 第32-33页 |
·对东亚钉住美元汇率制的鉴别 | 第33-35页 |
·对东亚事实钉住美元汇率制的实证检验 | 第35-36页 |
·东亚钉住美元汇率制的不稳定性 | 第36-41页 |
·钉住美元制的天然缺陷 | 第36-37页 |
·东亚钉住美元制度安排的非对称性 | 第37-39页 |
·国际主要货币协调困难 | 第39-41页 |
·后危机时代东亚钉住美元制的不可持续性 | 第41-44页 |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 第41-42页 |
·美元"货币锚"地位在后危机时代的松动 | 第42-43页 |
·东亚汇率协调是大势所趋 | 第43-44页 |
第4章 东亚汇率协调的经济基础 | 第44-57页 |
·要素流动性分析 | 第44-46页 |
·经济开放程度分析 | 第46-48页 |
·产品多样化分析 | 第48-50页 |
·金融一体化程度分析 | 第50-53页 |
·政策一体化分析 | 第53-54页 |
·通货膨胀相关性分析 | 第54-55页 |
·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 | 第55-57页 |
第5章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基本构想 | 第57-71页 |
·欧洲汇率协调机制的借鉴与启示 | 第57-60页 |
·欧洲汇率协调的发展历程 | 第57-58页 |
·欧洲汇率协调的战略意义 | 第58-59页 |
·欧洲汇率协调的经验启示 | 第59-60页 |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模式研究 | 第60-67页 |
·钉住共同货币篮 | 第61-63页 |
·建立亚洲汇率机制 | 第63-64页 |
·东亚汇率协调的初步成果 | 第64-67页 |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初步构想 | 第67-71页 |
·目标和原则 | 第67-68页 |
·参与国的范围和层次 | 第68-69页 |
·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路径安排 | 第69-71页 |
第6章 中国参与东亚汇率协调的战略选择 | 第71-82页 |
·中国积极参与东亚汇率协调的战略意义 | 第71-75页 |
·中国在东亚汇率协调进程中的地位 | 第71-72页 |
·中国在东亚汇率协调进程中的作用 | 第72-74页 |
·中国参与东亚汇率协调的战略意义 | 第74-75页 |
·中国参与东亚汇率协调的困难障碍 | 第75-78页 |
·东亚汇率协调面临的主要障碍 | 第75-77页 |
·中国参与东亚汇率协调的困难与挑战 | 第77-78页 |
·中国参与东亚汇率协调的对策措施 | 第78-82页 |
·积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与合作 | 第78页 |
·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 第78-80页 |
·逐步推进人民币的核心作用 | 第80-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后记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