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Ⅰ族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铜副族(IB族金属元素)论文--银Ag论文

银团簇对拉曼光谱增强效应的影响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1.1 拉曼光谱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简述第9-11页
        1.1.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电磁场增强机理第10页
        1.1.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化学增强机理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简介第13-25页
    2.1 量子化学发展第13-14页
    2.2 从头算(ab initio)方法第14-15页
    2.3 密度泛函理论第15-19页
        2.3.1 Hohenberg-Kohn 定理第15-16页
        2.3.2 Kohn-Sham 方程第16-18页
        2.3.3 杂化方法第18页
        2.3.4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第18-19页
    2.4 电荷布局分布第19-21页
        2.4.1 Mulliken 布局分布第19-20页
        2.4.2 自然布局分析(NBO)第20-21页
    2.5 量子化学计算软件第21-24页
        2.5.1 振动模式分析第21页
        2.5.2 基组的选择第21-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1,4-BDT-Agn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增强机理研究第25-39页
    3.1 引言第25-26页
    3.2 1,4-BDT 分子及其复合物 1,4-BDT-Agn(n=2,4,6)的拉曼光谱第26-34页
        3.2.1 实验部分第26页
        3.2.2 计算部分第26-27页
        3.2.3 结果与分析第27-34页
    3.3 1,4-BDT-Ag2c和 1,4-BDT-Ag2S的拉曼光谱第34-38页
        3.3.1 计算部分第34页
        3.3.2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1,4-BDT 分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激发态的理论研究第39-51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1,4-BDT-Au2、1,4-BDT-Ag2和 Ag2-1,4-BDT-Au2的拉曼光谱第39-50页
        4.2.1 计算部分第39页
        4.2.2 结果与分析第39-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三聚氰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增强机理研究第51-60页
    5.1 引言第51-52页
    5.2 三聚氰胺分子第52-59页
        5.2.1 实验部分第52页
        5.2.2 计算部分第52-53页
        5.2.3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5.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6.1 总结第60-61页
    6.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iO2/CNTs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静态平衡岬湾理论的研究及其在海南沿岸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