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高血压简介 | 第10-11页 |
1.2 线粒体DNA及其基因组 | 第11-13页 |
1.3 人线粒体tRNA 5’端剪切酶—线粒体核糖核酸酶P | 第13-15页 |
1.4 转线粒体DNA融合细胞 | 第15-16页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9页 |
第2章 实材料验 | 第19-27页 |
2.1 样本 | 第19页 |
2.2 试剂 | 第19-21页 |
2.3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4 常用试剂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22-24页 |
2.4.1 感受态细胞制备及转化试剂 | 第22-23页 |
2.4.2 细胞培养基 | 第23页 |
2.4.3 血液DNA提取所用试 | 第23-24页 |
2.4.4 聚丙烯酰胺凝胶贮存液的配制 | 第24页 |
2.4.5 淋巴细胞建系试剂 | 第24页 |
2.4.6 构建转线粒体DNA细胞试剂 | 第24页 |
2.5 引物 | 第24-27页 |
2.5.1 扩线粒体全序引物 | 第24-26页 |
2.5.2 酶切鉴定5655位点PCR扩增引物 | 第26-27页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27-38页 |
3.1 血液DNA的提取方法 | 第27页 |
3.2 线粒体全序扩增 | 第27-28页 |
3.3 酶切鉴定线粒体T5655C突变 | 第28-30页 |
3.4 含线粒体tRNA~(Ala) T5655C突变的片段的TA克隆 | 第30-32页 |
3.4.1 凝胶回收 | 第30-31页 |
3.4.2 TA连接 | 第31页 |
3.4.3 转化 | 第31页 |
3.4.4 质粒的提取 | 第31-32页 |
3.5 淋巴细胞系的构建 | 第32-33页 |
3.5.1 EBV制备 | 第32页 |
3.5.2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及转化 | 第32-33页 |
3.6 胞质杂合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33-36页 |
3.6.1 胞质杂合细胞株的构建 | 第33-35页 |
3.6.2 胞质杂合细胞株的鉴定 | 第35-36页 |
3.7 转线粒体DNA融合细胞株ROS水平检测 | 第36-38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4.1 携带线粒体tRNA~(Ala)T5655C位点的家系临床资料 | 第38-40页 |
4.2 线粒体tRNA~(Ala)T5655C位点的酶切鉴定 | 第40-42页 |
4.3 线粒体核糖核酸酶P(RNaseP)对前体mt-tRNA~(Ala)剪切效率的测定 | 第42-44页 |
4.4 转线粒体DNA细胞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44-48页 |
4.4.1 转线粒体DNA细胞株的构建 | 第44-45页 |
4.4.2 转线粒体DNA融合细胞株的鉴定 | 第45-48页 |
4.5 转线粒体DNA融合细胞的ROS水平分析 | 第48-50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0-53页 |
第6章 小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