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及迫切性分析 | 第14-20页 |
第一节 “三反”运动的社会背景 | 第14-17页 |
一、增产节约运动的推动 | 第15页 |
二、全面支持抗美援朝的迫切需要 | 第15-16页 |
三、社会腐败现象日趋严重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三反”运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性分析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及特点 | 第20-30页 |
第一节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 第20-23页 |
一、学习文件 | 第20-21页 |
二、典型教育 | 第21-22页 |
三、检讨批评 | 第22页 |
四、动员群众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23-27页 |
一、以反贪污腐败为核心 | 第24页 |
二、以反浪费奢侈为保障 | 第24-25页 |
三、以反官僚主义为手段 | 第25-27页 |
第三节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27-30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较为突出 | 第27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纠错性较为明显 | 第27-29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较为突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评析 | 第30-37页 |
第一节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 第30-33页 |
一、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 第30-31页 |
二、达到了既惩治腐败又有效教育的目的 | 第31-32页 |
三、为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支撑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局限 | 第33-37页 |
一、没有在反对官僚主义上取得实效 | 第33-34页 |
二、以“运动”治国代替“法治”治国 | 第34-35页 |
三、群众运动的把握出现失衡现象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三反”运动思想政治教育之当代价值 | 第37-46页 |
第一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经济建设积极性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应依靠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而不应搞群众运动 | 第38-40页 |
第三节 要多管齐下科学有效的抓好反腐败工作 | 第40-42页 |
一、反腐败工作要长抓不懈,而且反腐败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 | 第40-41页 |
二、反腐败工作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 | 第41页 |
三、反腐败工作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 第41-42页 |
四、反腐败工作要从领导干部抓起 | 第42页 |
第四节 要注意厉行节约,提高公众的节约意识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