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治理--以2011突发事件为例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20页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 第20-29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20-26页 |
一、 网络舆情 | 第20-23页 |
二、 突发事件 | 第23-26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一、 “把关人”理论 | 第26-27页 |
二、 危机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 | 第29-39页 |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形成要素 | 第29-34页 |
一、 客观事件的强烈冲突性 | 第29页 |
二、 网民的集体围观 | 第29-32页 |
三、 网络传播工具的迅捷多样 | 第32-34页 |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形成路径 | 第34-35页 |
一、 网络舆情的爆发期 | 第35页 |
二、 网络舆情的高涨期 | 第35页 |
三、 网络舆情的消退期 | 第35页 |
第三节 案例分析:“上海地铁追尾”事件 | 第35-38页 |
一、 事件回顾 | 第35-36页 |
二、 案例分析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51页 |
第一节 主流媒体严重缺位 | 第39-42页 |
一、 报道不及时 | 第39-40页 |
二、 缺乏良性互动机制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媒介舆情引导滞后 | 第42-44页 |
一、 舆情引导意识不足 | 第42-43页 |
二、 舆情引导行动滞后 | 第43-44页 |
第三节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 第44-46页 |
一、 报道态度不严谨 | 第44页 |
二、 报道结果失实 | 第44-46页 |
第四节 案例分析:故宫“文物被损”事件 | 第46-49页 |
一、 事件回顾 | 第46页 |
二、 案例分析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网络舆情的治理对策 | 第51-61页 |
第一节 结合传统媒体做强主流网站 | 第51-53页 |
一、 与传统媒体通力合作 | 第51-52页 |
二、 做强主流网站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分析舆情走向培养意见领袖 | 第53-55页 |
一、 根据舆情走向抓住引导时机 | 第53-54页 |
二、 培养意见领袖 | 第54-55页 |
第三节 开展媒介教育提升网民素质 | 第55-57页 |
一、 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素养 | 第56-57页 |
二、 规范普通网民行为 | 第57页 |
第四节 案例分析:“济南预警打人”事件 | 第57-60页 |
一、 事件回顾 | 第58页 |
二、 案例分析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一 | 第67-69页 |
附录二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