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 第11-17页 |
(一)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1页 |
2. 国家干预主义理论 | 第11-12页 |
3. 新自由主义理论 | 第12页 |
4.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险理论 | 第12-13页 |
5.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3页 |
(二)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3-17页 |
1.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创立时期(1949-1956 年) | 第14-15页 |
2.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时期(1957-1966 年) | 第15页 |
3.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倒退时期(1966-1977 年) | 第15页 |
4.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复苏时期(1978-1992 年) | 第15-16页 |
5.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时期(1993 年-至今) | 第16-17页 |
二、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 | 第17-30页 |
(一)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分类及特点 | 第17-18页 |
1.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分类 | 第17页 |
2.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 第17-18页 |
(二) 典型国家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18-26页 |
1. 德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18-21页 |
2. 英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21-22页 |
3. 美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22-25页 |
4. 新加坡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25-26页 |
(三)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26-30页 |
1.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共同规律 | 第27-28页 |
2. 国外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第28-30页 |
三、 我国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 | 第30-45页 |
(一)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 | 第30-36页 |
1.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 第30-31页 |
2.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 第31-34页 |
3.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思路 | 第34-36页 |
(二)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 | 第36-42页 |
1.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 第36-37页 |
2.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 第37-40页 |
3. 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思路 | 第40-42页 |
(三) 我国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42-45页 |
1. 我国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共同规律 | 第42-43页 |
2. 对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43-45页 |
四、 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 | 第45-51页 |
(一) 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 | 第45-46页 |
1. 改革的探索阶段(1982-2006 年) | 第45页 |
2. 改革的创新阶段(2007 年至今) | 第45-46页 |
(二) 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成就 | 第46-48页 |
1. 配套改革完善 | 第46-47页 |
2. 做实了个人账户 | 第47页 |
3. 建立了多层次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 | 第47-48页 |
4. 提出了新旧制度过渡的思路 | 第48页 |
(三) 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启示 | 第48-51页 |
1. 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优缺点 | 第49页 |
2. 深圳市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带来的启示 | 第49-51页 |
五、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51-64页 |
(一)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 | 第51-58页 |
1. 财政压力巨大 | 第51-53页 |
2. 难以体现公平 | 第53-55页 |
3. 配套改革落后 | 第55-58页 |
4. 改革观念滞后 | 第58页 |
(二) 我国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 第58-64页 |
1. 统一改革方案 | 第58-59页 |
2. 做实个人账户 | 第59-60页 |
3. 配套制度改革 | 第60-62页 |
4. 建立多层制度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