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5页 |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4页 |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 一、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建立 | 第15-24页 |
| 1.1 材料 | 第15页 |
| 1.1.1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15页 |
| 1.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5页 |
| 1.2 方法 | 第15-17页 |
| 1.2.1 溶液配制 | 第15-16页 |
| 1.2.2 HPLC色谱条件 | 第16页 |
| 1.2.3 专一性考察 | 第16页 |
| 1.2.4 载体干扰性考察 | 第16页 |
| 1.2.5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16页 |
| 1.2.6 精密度实验 | 第16-17页 |
| 1.2.7 回收率实验 | 第17页 |
| 1.2.8 稳定性实验 | 第17页 |
| 1.3 结果 | 第17-22页 |
| 1.3.1 专一性考察 | 第17-19页 |
| 1.3.2 载体干扰性考察 | 第19-20页 |
| 1.3.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0-21页 |
| 1.3.4 精密度实验 | 第21页 |
| 1.3.5 回收率实验 | 第21-22页 |
| 1.3.6 稳定性实验 | 第22页 |
| 1.4 讨论 | 第22-23页 |
| 1.4.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2-23页 |
| 1.4.2 流动相的优化 | 第23页 |
| 1.4.3 HPLC方法学确证 | 第23页 |
| 1.5 小结 | 第23-24页 |
| 二、赖氨酸壳聚糖包载盐酸利多卡因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第24-33页 |
| 2.1 材料 | 第24-25页 |
| 2.1.1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24-25页 |
|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5页 |
| 2.2 方法 | 第25-27页 |
| 2.2.1 LID-PLs的制备 | 第25-26页 |
| 2.2.2 LID-CLs的制备 | 第26页 |
| 2.2.3 形态结构观察 | 第26页 |
| 2.2.4 粒径的测量 | 第26-27页 |
| 2.2.5 Zeta电位分析 | 第27页 |
| 2.2.6 包封率的测定 | 第27页 |
| 2.3 结果 | 第27-30页 |
| 2.3.1 形态结构观察 | 第27-28页 |
| 2.3.2 粒径的测量 | 第28页 |
| 2.3.3 Zeta电位分析 | 第28-29页 |
| 2.3.4 包封率的测定 | 第29-30页 |
| 2.4 讨论 | 第30-31页 |
| 2.5 小结 | 第31-33页 |
| 三、赖氨酸壳聚糖包载盐酸利多卡因纳米高分子脂质体经皮给药的渗透性研究 | 第33-41页 |
| 3.1 材料 | 第33-34页 |
| 3.1.1 主要试剂和药品 | 第33页 |
| 3.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3-34页 |
| 3.1.3 动物 | 第34页 |
| 3.2 方法 | 第34-36页 |
| 3.2.1 接受液的配制 | 第34页 |
| 3.2.2 离体鼠皮的制备和处理 | 第34页 |
| 3.2.3 实验分组 | 第34页 |
| 3.2.4 体外透皮实验 | 第34-35页 |
| 3.2.5 统计学方法 | 第35-36页 |
| 3.3 结果 | 第36-39页 |
| 3.4 讨论 | 第39-40页 |
| 3.5 小结 | 第40-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7-48页 |
| 附录 | 第48-53页 |
| 综述 | 第53-67页 |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