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虞伦理思想初探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8-10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0页 |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吴虞伦理思想的形成:社会环境与家庭背景 | 第12-20页 |
2.1 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环境 | 第12-15页 |
2.1.1 救亡图存的紧迫时势 | 第12-14页 |
2.1.2 西学思潮的兴起 | 第14-15页 |
2.2 伦理思想形成的家庭背景 | 第15-20页 |
2.2.1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 第15-16页 |
2.2.2 父子矛盾对吴虞伦理思想的影响 | 第16-17页 |
2.2.3 封建势力的围剿及吴虞的反抗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吴虞的伦理道德思想 | 第20-27页 |
3.1 吴虞的平等观 | 第20-24页 |
3.1.1 主张人权平等 | 第20-21页 |
3.1.2 倡导家庭变革 | 第21-22页 |
3.1.3 提倡男女平权 | 第22-24页 |
3.2 吴虞的自由观 | 第24-27页 |
3.2.1 鼓吹思想言论自由 | 第24-25页 |
3.2.2 宣扬信仰自由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吴虞伦理思想的内在矛盾 | 第27-34页 |
4.1 思想内部的矛盾 | 第27-30页 |
4.1.1 孔子与神化的孔子 | 第27-29页 |
4.1.2 新女性与传统女性 | 第29-30页 |
4.2 思想与行为的矛盾 | 第30-34页 |
4.2.1 对传统文化的反抗和依恋 | 第31-32页 |
4.2.2 反抗父权专制又实行父权专制 | 第32-33页 |
4.2.3 实行双重标准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吴虞伦理思想的价值和启示 | 第34-41页 |
5.1 价值 | 第34-35页 |
5.1.1 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 第34页 |
5.1.2 传播了西方的先进思想 | 第34-35页 |
5.2 启示 | 第35-41页 |
5.2.1 儒家思想的价值认定 | 第35-37页 |
5.2.2 家庭伦理道德的重建 | 第37-39页 |
5.2.3 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