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疲劳驾驶检测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疲劳检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5页 |
·驾驶疲劳产生的诱因及检测技术的分类 | 第10-12页 |
·国外驾驶疲劳检测的研究开发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驾驶疲劳检测的研究开发现状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疲劳驾驶的人脸检测 | 第17-33页 |
·引言 | 第17页 |
·人脸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本文采用的疲劳驾驶的人脸检测算法 | 第19-27页 |
·视频图像的预处理 | 第20-21页 |
·基于双空间肤色信息的人脸检测算法 | 第21-24页 |
·类Harr 特征的AdaBoost 分类器的人脸检测算法 | 第24-27页 |
·算法实验分析 | 第27-32页 |
·驾驶舱环境的因素 | 第27-30页 |
·驾驶员自身的因素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疲劳驾驶的人眼检测及状态判定 | 第33-44页 |
·引言 | 第33页 |
·人眼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33-35页 |
·灰度积分投影算法 | 第34页 |
·阈值分割算法 | 第34页 |
·模板互匹配算法 | 第34-35页 |
·基于Hough 变换圆检测的算法 | 第35页 |
·本文采用的人眼检测与定位算法 | 第35-40页 |
·人眼的粗定位 | 第35-38页 |
·人眼的精确定位与状态判定 | 第38-40页 |
·算法实验分析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眼部状态的驾驶疲劳的判定 | 第44-48页 |
·引言 | 第44页 |
·本文采用的疲劳检测方法 | 第44-47页 |
·PERCLOS 疲劳检测准则 | 第45页 |
·本文采用的疲劳检测方法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眼部状态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的实现 | 第48-52页 |
·基于OpenCV 开发平台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的软件实现 | 第48-50页 |
·本章算法的软件实现 | 第48-50页 |
·算法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第52-55页 |
·本文总结 | 第52-53页 |
·本文后继工作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