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1. 分子影像学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第10页 |
2. 去糖基化MUC1(uMUC1)可以作为靶向乳腺癌成像的靶点 | 第10-12页 |
2.1. MUC1的结构及功能 | 第10-11页 |
2.2. MU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 | 第11页 |
2.3. uMUC1作为靶向乳腺癌成像的靶点有重要意义 | 第11-12页 |
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13-2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3-14页 |
1.1. 细胞及病毒 | 第13页 |
1.2. 其他试剂 | 第13页 |
1.3. 抗体 | 第13-14页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4-21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14页 |
2.2. 流式细胞术 | 第14-15页 |
2.3. 慢病毒感染并获得稳定表达GFP的细胞株 | 第15-16页 |
2.4. 细胞生长曲线 | 第16页 |
2.5. 划痕试验 | 第16页 |
2.6. 碘化丙啶(PI)单染法流式细胞周期检测 | 第16-17页 |
2.7. 精诺真(Xenogen)光学成像系统对MCF7-GFP荧光信号的检出 | 第17页 |
2.8.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 第17-19页 |
2.9. 抗uMUC1-IRDye800探针与MCF7-GFP细胞结合效率检测 | 第19-20页 |
2.10. 统计学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 | 第21-28页 |
1. 抗uMUC1抗体(VU4H5)可以结合乳腺癌细胞 | 第21页 |
2. 慢病毒感染并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的GFP的MCF7细胞 | 第21-24页 |
2.1. 慢病毒感染复数(multiple of infection,MOI)=50及同时使用Polybrene时MCF7细胞的感染效率最高 | 第21-22页 |
2.2. 添加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表达GFP的MCF7细胞 | 第22-23页 |
2.3. GFP的表达对MCF7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没有显著影响 | 第23-24页 |
2.4. 精诺真光学成像系统可以检出MCF7-GFP细胞的荧光 | 第24页 |
3. MCF7-GFP细胞较MCF7细胞uMUC1表达降低,但仍可与抗uMUC1抗体(VU4H5)结合 | 第24-26页 |
4. 抗uMUC1-IRDye800探针可以与MCF7-GFP细胞结合 | 第26-28页 |
讨论 | 第28-32页 |
1. MCF7-GFP可以作为今后研究分子探针、评估治疗效果的工具细胞 | 第28-29页 |
2. 靶向uMUC1对乳腺癌成像有重要临床意义 | 第29-32页 |
2.1. 靶向uMUC1成像对于乳腺癌的早期检测、评价治疗反应有意义 | 第29页 |
2.2. 靶向uMUC1探针可以用于乳腺癌诊疗一体化 | 第29-30页 |
2.3. 靶向uMUC1成像对乳腺癌手术导航有意义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文献综述 乳腺癌分子影像靶点的研究进展 | 第35-45页 |
1. 激素受体 | 第35-36页 |
1.1. 雌激素受体 | 第35-36页 |
1.2. 孕激素受体 | 第36页 |
2. 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 | 第36-38页 |
2.1. HER2 | 第36-37页 |
2.2. EGFR及IGF1R | 第37-38页 |
3. 其他标志物 | 第38-39页 |
4. 总结 | 第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