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8-21页 |
1.2 目标与意义 | 第21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1.3.1 能源投入 | 第21-22页 |
1.3.2 能源强度 | 第22页 |
1.3.3 农户收入 | 第22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1.5.3 数据来源 | 第24页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4-26页 |
1.6.1 可能的创新 | 第24-25页 |
1.6.2 研究不足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6-38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2.1.1 生产函数 | 第26页 |
2.1.2 成本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 | 第26-27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7-37页 |
2.2.1 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投入 | 第27-28页 |
2.2.2 间接能源成本与能源消耗量测算 | 第28-30页 |
2.2.3 能源投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第30-32页 |
2.2.4 能源投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 第32-35页 |
2.2.5 农业生产中的能源需求的影响因素 | 第35-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我国马铃薯产业概况与调研设计 | 第38-46页 |
3.1 我国马铃薯产业概况 | 第38-39页 |
3.1.1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与单产 | 第38-39页 |
3.1.2 我国马铃薯生产布局 | 第39页 |
3.2 调研设计 | 第39-44页 |
3.2.1 调研地点 | 第40-42页 |
3.2.2 抽样情况 | 第42-43页 |
3.2.3 问卷设计 | 第43页 |
3.2.4 调查实施 | 第43-44页 |
3.3 样本数据描述 | 第44-46页 |
3.3.1 样本整体数据描述 | 第44-45页 |
3.3.2 基于能源投入视角的数据描述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马铃薯生产中的能源投入与能源强度分析 | 第46-57页 |
4.1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能源强度 | 第46-48页 |
4.1.1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能源投入现状 | 第46-47页 |
4.1.2 我国农业生产的能源强度 | 第47-48页 |
4.2 能源消耗的测算方法 | 第48-50页 |
4.2.1 直接能源消耗的测算方法 | 第49-50页 |
4.2.2 间接能源消耗的测算方法 | 第50页 |
4.3 马铃薯生产的成本构成与能源强度 | 第50-55页 |
4.3.1 马铃薯生产的基本情况 | 第50-51页 |
4.3.2 马铃薯生产的成本构成 | 第51-52页 |
4.3.3 马铃薯生产的能源成本构成 | 第52-53页 |
4.3.4 马铃薯生产的能源强度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马铃薯生产中的能源要素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6页 |
5.1 模型建立 | 第57-58页 |
5.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第58-61页 |
5.3 模型估计结果与讨论 | 第61-65页 |
5.3.1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5.3.2 弹性估计及讨论 | 第63-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能源投入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研究 | 第66-78页 |
6.1 模型建立 | 第66-67页 |
6.2 变量选择与定义 | 第67-68页 |
6.3 实证结果 | 第68-76页 |
6.3.1 样本地区的马铃薯生产情况 | 第68-71页 |
6.3.2 实证分析结果 | 第71-74页 |
6.3.3 稳健性检验与结果讨论 | 第74-7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七章 能源投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 | 第78-92页 |
7.1 我国马铃薯生产中的能源投入 | 第79-80页 |
7.2 模型建立与变量选择 | 第80-82页 |
7.2.1 模型建立 | 第80-81页 |
7.2.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第81-82页 |
7.3 估计结果及讨论 | 第82-90页 |
7.3.1 样本数据描述 | 第82-86页 |
7.3.2 模型估计结果 | 第86-87页 |
7.3.3 稳健性检验及结果讨论 | 第87-90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92-95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92-93页 |
8.2 政策建议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7页 |
附录 | 第107-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作者简介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