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渭北旱塬秸秆覆盖对土壤性状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0页
   ·引言第13页
   ·国内外秸秆覆盖保墒技术研究进展第13-19页
     ·秸秆覆盖保墒技术的研究概况第13-15页
     ·秸秆覆盖保墒技术对农田小气候的影响第15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第15-16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16-17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酶的影响第17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第17页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17-19页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9-20页
     ·研究目标第19页
     ·研究内容第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试验区概括第20页
   ·试验材料第20页
   ·试验设计第20-21页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1-23页
     ·土壤水分第21页
     ·作物生物学及农艺性状的调查第21页
     ·土壤养分及酶测定第21-22页
     ·土壤主要物理性状测定第22-23页
   ·统计方法第23-24页
第三章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4-30页
   ·全程覆盖方式下不同覆盖量处理的土壤水分状况第24-25页
     ·全程不同覆盖量处理0~80 cm 土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第24页
     ·全程不同覆盖量处理0~200 cm 土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第24页
     ·全程不同覆盖量处理下的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第24-25页
   ·生育期覆盖方式下不同覆盖量的土壤水分状况第25-27页
     ·生育期不同覆盖量处理0~80 cm 土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第25-26页
     ·生育期不同覆盖量处理下0~200 cm 土层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第26-27页
     ·生育期不同覆盖量处理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第27页
   ·全程覆盖与生育期覆盖的土壤水分状况的比较第27-29页
   ·小结与讨论第29-30页
     ·小结第29页
     ·讨论第29-30页
第四章 秸秆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30-38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第30-31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第31-32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第32-33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第33-36页
     ·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第33-35页
     ·水稳定性团聚体第35-36页
   ·小结与讨论第36-38页
     ·小结第36-37页
     ·讨论第37-38页
第五章 秸秆覆盖处理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第38-47页
   ·秸秆覆盖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第38页
   ·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差异第38-40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第38-39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差异第40-41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第40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第40-41页
   ·秸秆覆盖处理土壤全钾及速效钾含量差异第41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影响第41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第41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1-44页
     ·不同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差异第42页
     ·不同处理磷酸酶活性差异第42-43页
     ·不同处理蔗糖酶活性差异第43-44页
   ·小结与讨论第44-47页
     ·小结第44-45页
     ·讨论第45-47页
第六章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第47-57页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7-49页
     ·不同处理生育时期的差异第47-48页
     ·秸秆覆盖处理基本苗差异第48-49页
     ·秸秆覆盖处理不同生育时期生物量变化第49页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灌浆进程的影响第49-52页
   ·秸秆覆盖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2-54页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52-53页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第53页
     ·秸秆覆盖处理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3-54页
   ·小结与讨论第54-57页
     ·小结第54-55页
     ·讨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介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天1号高温抗条锈基因分子作图及两个重要品种的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下一篇:花后水分亏缺对不同品种小麦光合特性和蔗糖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