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原油处理站罐区风险评价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1 原油处理站罐区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2 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3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第11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2章 原油处理站工艺流程及危险源分析 | 第13-27页 |
2.1 原油处理站简况 | 第13-15页 |
2.1.1 地理交通位置 | 第13页 |
2.1.2 总平面布置 | 第13-15页 |
2.2 工艺流程及重大危险源辨识 | 第15-19页 |
2.2.1 原油处理站主要工艺及流程 | 第15-16页 |
2.2.2 原油处理站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 | 第16-19页 |
2.3 原油处理站罐区风险识别 | 第19-25页 |
2.3.1 储存介质风险识别 | 第19-20页 |
2.3.2 储罐区主要事故风险识别 | 第20页 |
2.3.3 罐区火灾、爆炸事故树分析 | 第20-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原油处理站罐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7-55页 |
3.1 原油罐区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7-30页 |
3.1.1 物料 | 第27页 |
3.1.2 设备设施 | 第27-28页 |
3.1.3 人员 | 第28-29页 |
3.1.4 环境 | 第29页 |
3.1.5 管理 | 第29-30页 |
3.1.6 罐区外风险 | 第30页 |
3.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7页 |
3.2.1 罐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 第30-32页 |
3.2.2 风险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 | 第32-37页 |
3.3 基于ANP的罐区风险因素权重计算 | 第37-48页 |
3.3.1 ANP模型概述 | 第37-39页 |
3.3.2 罐区ANP模型建立 | 第39-43页 |
3.3.3 基于罐区ANP模型的权重计算 | 第43-48页 |
3.4 实例应用 | 第48-54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54-55页 |
第4章 基于模糊识别的原油处理站罐区风险评价 | 第55-68页 |
4.1 可变模糊识别方法 | 第55-57页 |
4.2 原油处理站罐区模糊模式识别模型 | 第57-60页 |
4.3 实例应用 | 第60-67页 |
4.3.1 确定风险评价指标特征值 | 第60-65页 |
4.3.2 模型计算 | 第65-67页 |
4.3.3 结论分析 | 第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A 工艺过程危险性评价表 | 第73-74页 |
附录B 计算超矩阵 | 第74-79页 |
附录C 超矩阵和加权超矩阵 | 第79-80页 |
附录D 计算权重矩阵A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