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

我国主要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区间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2-13页
    1.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第13-16页
        1.2.1 理论基础第13-14页
        1.2.2 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3 研究评价第16页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6-17页
        1.3.1 根据粮食历史价格走势分析价格波动规律第16-17页
        1.3.2 根据模型实证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区间第17页
        1.3.3 建议政府对粮食市场价格的调控边界第17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20页
        1.4.1 H-P滤波模型第17-18页
        1.4.2 代表品种和样本的选择方法第18页
        1.4.3 粮食价格波动合理区间的判断方法第18-19页
        1.4.4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特征及原因分析第20-46页
    2.1 2003—2014年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基本特征第20-30页
        2.1.1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共性特征第20页
        2.1.2 玉米价格主要波动特征第20-23页
        2.1.3 小麦价格主要波动特征第23-26页
        2.1.4 稻谷价格主要波动特征第26-30页
    2.2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第30-36页
        2.2.1 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第30-34页
        2.2.2 我国粮食价格变化的总体趋势第34-36页
    2.3 我国主要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阶段及原因第36-46页
        2.3.1 玉米价格波动主要阶段和原因第36-39页
        2.3.2 小麦价格波动主要阶段和原因第39-40页
        2.3.3 稻谷价格波动主要阶段和原因第40-42页
        2.3.4 我国主要粮食国内外价格对比情况第42-46页
第三章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区间实证分析第46-60页
    3.1 主要粮食历史价格模型分析结果第46-52页
        3.1.1 玉米第46-48页
        3.1.2 小麦第48-49页
        3.1.3 稻谷第49-52页
    3.2 粮食价格波动的合理区间分析第52-55页
        3.2.1 玉米价格合理波动区间第52-53页
        3.2.2 普通小麦价格波动的合理区间第53页
        3.2.3 稻谷价格合理波动区间第53-55页
    3.3 政府对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调控边界建议第55-60页
        3.3.1 对粮食市场价格波动调控边界建议第55-58页
        3.3.2 价格调控目标和活跃流通的考量第58-60页
第四章 我国粮食价格预警机制设计第60-71页
    4.1 粮食市场价格预警指标第60-63页
        4.1.1 价格预警指标同时使用同比指数和波动指数第60-61页
        4.1.2 粮食价格指数分布情况第61-63页
        4.1.3 粮食市场价格警级警限的设定第63页
    4.2 粮食市场价格预警区域第63-71页
        4.2.1 玉米价格预警区域第63-66页
        4.2.2 小麦价格预警区域第66-68页
        4.2.3 稻谷价格预警区域第68-71页
第五章 政策建议第71-76页
    5.1 价格预警的政策响应机制第71-72页
        5.1.1 供给平衡指标第71页
        5.1.2 粮食生产指标第71页
        5.1.3 市场波动指标第71-72页
        5.1.4 进口冲击力指标第72页
        5.1.5 生产收益指标第72页
    5.2 其他政策建议第72-76页
        5.2.1 立足国内保障粮食自给,明确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目标第73-74页
        5.2.2 深化农产品价格改革,推动补贴政策向“价补分离”转变第74-75页
        5.2.3 完善政府调控体系,确保粮食价格在合理区间内波动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作者简历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州市都市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下一篇: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