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牛品种特征的介绍 | 第14-16页 |
·牛的进化 | 第14页 |
·五个牛品种特征介绍 | 第14-16页 |
·A-FABP 基因简介 | 第16-20页 |
·FABPs 家族的发现与分型 | 第16页 |
·FABPs 家族的功能 | 第16-17页 |
·A-FABP 基因多态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A-FABP 基因表达研究进展 | 第18页 |
·A-FABP 基因小鼠敲除模型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血样 | 第20页 |
·秦川牛肉用性状指标 | 第20页 |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及溶液配制 | 第20-21页 |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20-21页 |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第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DNA 的提取及检测 | 第21页 |
·PCR 扩增体系 | 第21-22页 |
·扩增产物PCR-SSCP 分析 | 第22页 |
·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22-23页 |
·统计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38页 |
·全血基因组DNA 的提取检测结果 | 第24页 |
·A-FABP 基因遗传多态性突变位点的筛查 | 第24-25页 |
·A-FABP 基因5'UTR A1 位点的SNPs 检测及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的相关性 | 第25-27页 |
·A-FABP 基因A1 位点扩增产物的PCR 检测结果 | 第25页 |
·A-FABP 基因A1 位点PCR-SSCP 分析及测序结果 | 第25-26页 |
·A-FABP 基因A1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26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A1 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肉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A-FABP 基因5'UTR A2 位点的SNPs 检测及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的相关性 | 第27-28页 |
·A-FABP 基因 exon2 的 SNPs 检测及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的相关性 | 第28-31页 |
·A-FABP 基因E2 位点扩增产物的PCR 检测结果 | 第28页 |
·A-FABP 基因E2 位点PCR-SSCP 分析及测序结果 | 第28-29页 |
·A-FABP 基因E2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29-30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E2 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肉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A-FABP 基因 exon3 的 SNPs 检测及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的相关性 | 第31-34页 |
·A-FABP 基因E3 位点扩增产物的PCR 检测结果 | 第31页 |
·A-FABP 基因E3 位点PCR-SSCP 分析及测序结果 | 第31-32页 |
·A-FABP 基因E3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32-33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E3 位点基因型与肉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A-FABP 基因3'侧翼区31 位点SNPs 检测及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的相关性 | 第34-37页 |
·A-FABP 基因31 位点扩增产物的PCR 检测结果 | 第34页 |
·A-FABP 基因31 位点PCR-SSCP 分析及测序结果 | 第34-35页 |
·A-FABP 基因31 多态位点遗传分析 | 第35-36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31 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肉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A-FABP 基因32 位点的SNPs 检测及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的相关性 | 第37页 |
·A-FABP 基因33 位点的SNPs 检测及与秦川牛肉用性状的相关性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8-41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的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8-39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5’侧翼区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38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秦川牛A-FABP 基因3’侧翼区多态性与肉用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A-FABP 基因不同突变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分布差异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录 | 第47-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