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索塔结构组成与发展 | 第11-16页 |
1.1.1 索塔结构组成 | 第11-12页 |
1.1.2 索塔常用结构形式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2-16页 |
1.2 索塔横梁施工方法 | 第16页 |
1.3 索塔横梁施工支架设计现状 | 第16-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索塔横梁支架施工支架的设计规定 | 第18-24页 |
2.1 分析模型的要求 | 第18-19页 |
2.1.1 材料特性 | 第18-19页 |
2.1.2 结构分析模型 | 第19页 |
2.2 对分析荷载规定 | 第19-22页 |
2.2.1 荷载分类 | 第19-20页 |
2.2.2 恒荷载 | 第20页 |
2.2.3 可变荷载 | 第20-21页 |
2.2.4 其他可变荷载 | 第21-22页 |
2.3 对支架结构安全性校核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工程背景及支架方案设计 | 第24-54页 |
3.1 索塔横梁概况 | 第24-30页 |
3.1.1 本文的工程背景 | 第24-26页 |
3.1.2 索塔下横梁施工方法及流程 | 第26-27页 |
3.1.3 索塔上横梁施工方法及流程 | 第27-29页 |
3.1.4 索塔下横梁支架设计概况 | 第29页 |
3.1.5 索塔上横梁托架设计概况 | 第29-30页 |
3.2 仿真计算模型说明 | 第30-34页 |
3.2.1 仿真计算模型 | 第30-33页 |
3.2.2 设计校核参数取值 | 第33-34页 |
3.3 荷载计算及分析工况说明 | 第34-37页 |
3.3.1 荷载分类 | 第34页 |
3.3.2 恒荷载 | 第34页 |
3.3.3 活荷载 | 第34-35页 |
3.3.4 风荷载 | 第35-36页 |
3.3.5 温度作用 | 第36页 |
3.3.6 分析工况说明 | 第36-37页 |
3.4 安全性校核 | 第37-49页 |
3.4.1 支架构件设计安全性校核 | 第37-41页 |
3.4.2 横梁第一层结构安全性校核 | 第41-45页 |
3.4.3 横梁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对支架的影响效应评估 | 第45-47页 |
3.4.4 横梁预应力张拉效应评估 | 第47-49页 |
3.5 施工支架网格优化影响性研究 | 第49-51页 |
3.5.1 施工支架网格优化过程 | 第49-50页 |
3.5.2 施工支架网格优化影响性 | 第50-51页 |
3.6 塔柱-支架联合建模分析研究 | 第51-54页 |
3.6.1 整体建模荷载调整 | 第52页 |
3.6.2 浇筑分析结果比较 | 第52-53页 |
3.6.3 结论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基于索塔横梁施工过程的受力分析 | 第54-67页 |
4.1 拆除支架后混凝土自重效应影响分析 | 第54-57页 |
4.1.1 一次落架结构受力分析 | 第54-55页 |
4.1.2 横梁分层浇筑 | 第55-57页 |
4.1.3 结论 | 第57页 |
4.2 第一层浇筑支架受力分析 | 第57-63页 |
4.2.1 下横梁第一层浇筑支架监测方案 | 第57-58页 |
4.2.2 上横梁第一层浇筑支架监测方案 | 第58-59页 |
4.2.3 横梁第一层结构监测方案 | 第59-60页 |
4.2.4 下横梁支架受力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 | 第60-61页 |
4.2.5 上横梁支架受力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 | 第61-63页 |
4.2.6 支架受力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结论 | 第63页 |
4.3 横梁第二层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分担支架荷载分析 | 第63-67页 |
4.3.1 支架直接承受第二层混凝土荷载 | 第63-64页 |
4.3.2 支架与第一层混凝土共同承担第二层混凝土荷载 | 第64-65页 |
4.3.3 第二层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分担支架荷载分析 | 第65-66页 |
4.3.4 上横梁第二层浇筑支架受力理论与实测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70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建议 | 第67-68页 |
5.3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