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3 简要评价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本文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2.1 基本概念及内涵 | 第17-19页 |
2.1.1 区域经济 | 第17-18页 |
2.1.2 区域经济增长 | 第18页 |
2.1.3 区域经济差异 | 第18-19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2.1 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 第19-20页 |
2.2.2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 | 第20-23页 |
2.2.3 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理论 | 第23-25页 |
2.3 面板数据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2.3.1 面板数据 | 第25页 |
2.3.2 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类型 | 第25-27页 |
2.3.3 面板数据模型具体形式的估计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福建经济增长格局与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28-45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8-33页 |
3.1.1 区域经济增长格局的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1.2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方法 | 第29-33页 |
3.2 福建省经济增长格局的实证分析 | 第33-40页 |
3.2.1 福建省经济增长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 | 第33-39页 |
3.2.2 福建省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分析 | 第39-40页 |
3.3 福建省经济增长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40-45页 |
3.3.1 福建省经济增长总体差异的变化特征 | 第41-43页 |
3.3.2 福建省经济增长差异的构成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福建省经济增长格局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5页 |
4.1 福建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45-49页 |
4.1.1 直接因素 | 第45-46页 |
4.1.2 间接因素 | 第46-48页 |
4.1.3 其他因素 | 第48-49页 |
4.2 福建省经济增长格局与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9-55页 |
4.2.1 影响因素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 | 第49-51页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第五章 促进福建省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5.1 直接因素方面的政策建议 | 第55-56页 |
5.1.1 加强教育投入 | 第55页 |
5.1.2 提高投资效率 | 第55-56页 |
5.1.3 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 | 第56页 |
5.2 间接因素方面的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5.2.1 优化产业结构 | 第56-57页 |
5.2.2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 | 第57页 |
5.2.3 建立健全政府干预机制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71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