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风格画的计算机模拟与随机生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1.2.1 背景介绍 | 第9-10页 |
1.2.2 自动生成著名风格画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计算机生成画的复杂度 | 第11-12页 |
1.4 相关工作 | 第12-16页 |
1.5 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Processing语言 | 第18-25页 |
2.1 Processing简介 | 第18-19页 |
2.2 语法相关知识 | 第19-22页 |
2.2.1 程序的运行与控制 | 第19-20页 |
2.2.2 常用函数介绍 | 第20-22页 |
2.3 随机 | 第22-25页 |
第3章 康定斯基抽象风格分析 | 第25-37页 |
3.1 瓦西里·康定斯基 | 第25-28页 |
3.2 康定斯基的几何风格 | 第28-29页 |
3.3 作品分析 | 第29-37页 |
3.3.1 《若干个圆》分析 | 第30-33页 |
3.3.2 《软和硬》分析 | 第33-37页 |
第4章 康定斯基抽象风格编程实现 | 第37-56页 |
4.1 《若干个圆》算法设计 | 第37-46页 |
4.1.1 不规则圆的生成方法 | 第37-42页 |
4.1.2 圆的颜色填充 | 第42-46页 |
4.1.3 圆外侧的水纹 | 第46页 |
4.2 《软和硬》算法设计 | 第46-51页 |
4.2.1 基础图形的坐标关系 | 第47-50页 |
4.2.2 图形组合 | 第50-51页 |
4.3 结果展示 | 第51-56页 |
4.3.1 计算机生成《若干个圆》风格抽象画 | 第51-53页 |
4.3.2 计算机生成《软和硬》风格抽象画 | 第53-55页 |
4.3.3 两种风格的抽象画的融合 | 第55-56页 |
第5章 毕加索立体派风格的计算机生成 | 第56-68页 |
5.1 背景知识介绍 | 第56-59页 |
5.1.1 巴勃罗·毕加索 | 第56-57页 |
5.1.2 立体主义 | 第57-59页 |
5.2 作品分析及算法设计 | 第59-65页 |
5.2.1 颜色设计 | 第60-61页 |
5.2.2 直线的生成 | 第61-63页 |
5.2.3 笔刷设计 | 第63-64页 |
5.2.4 其他形状 | 第64-65页 |
5.3 画面布局与结果展示 | 第65-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总结 | 第68-69页 |
6.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