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文学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24页 |
一、选题的意义和理由 | 第10页 |
二、《鹖冠子》历代研究综述 | 第10-24页 |
(一)《鹖冠子》的古代研究综述 | 第10-17页 |
(二)《鹖冠子》的近当代研究综述 | 第17-24页 |
第一章 鹖冠子其人其书 | 第24-40页 |
第一节 鹖冠子其人 | 第24-31页 |
第二节 《鹖冠子》成书 | 第31-36页 |
一、鹖冠子与《鹖冠子》成书 | 第32-35页 |
二、鹖冠子后学与《鹖冠子》成书 | 第35-36页 |
第三节 《鹖冠子》著录情况 | 第36-40页 |
第二章《鹖冠子》思想内容 | 第40-59页 |
第一节《鹖冠子》的学派归属 | 第40-42页 |
第二节《鹖冠子》的道法观 | 第42-47页 |
第三节《鹖冠子》的天人观 | 第47-50页 |
第四节《鹖冠子》的选贤观 | 第50-55页 |
第五节《鹖冠子》的用兵观 | 第55-59页 |
第三章《鹖冠子》的论说文体 | 第59-68页 |
第一节 《鹖冠子》的文体分类 | 第59-61页 |
第二节 《鹖冠子》的文体特征 | 第61-68页 |
一、《鹖冠子》对话式文体特征 | 第61-64页 |
二、《鹖冠子》格言式文体特征 | 第64-65页 |
三、《鹖冠子》寓言式文体特征 | 第65-66页 |
四、《鹖冠子》论说文篇章结构论析 | 第66-68页 |
第四章《鹖冠子》论说艺术 | 第68-82页 |
第一节 《鹖冠子》论说辩证技巧 | 第68-76页 |
一、分别以明之 | 第68-70页 |
二、譬喻以称之 | 第70-72页 |
三、因果照应,推前衍后 | 第72-73页 |
四、托古援今,以远知近 | 第73-76页 |
第二节《鹖冠子》论说文的风格特色 | 第76-82页 |
一、环环相扣,严谨周密 | 第76-78页 |
二、譬喻时现,哲意迭出 | 第78-80页 |
三、绵绵不绝,气势充沛 | 第80-82页 |
第五章《鹖冠子》语言艺术特点 | 第82-88页 |
第一节《鹖冠子》的句式结构特点 | 第82-85页 |
一、句多四言,连句排比 | 第82-83页 |
二、善用韵文,间或用韵 | 第83-84页 |
三、骈散相间,工于对句,句式整饬 | 第84-85页 |
第二节《鹖冠子》的言辞艺术 | 第85-88页 |
一、驳杂多样的语言风格 | 第85-86页 |
二、务实客观的言辞观 | 第86-88页 |
第六章 《鹖冠子》对后世的影响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第92-96页 |